健康養身★不想老來失智 地中海飲食不讓記憶流失

不想老來失智 地中海飲食不讓記憶流失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別小看人口老化潛藏的失智症威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國內失智人口去年突破26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失智。失智症是連續性進展過程,診斷不易,不像肺炎,容易被發現;此外,患者大部分是老人家,可能同時患有共病,易被忽略,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失智是有幫助。

失智3大類型成因、症狀要注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指出,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該症狀不單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退化,還可能出現多疑、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到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洪若樸指出,失智症包括有退化性失智症與血管性失智症,而退化性失智症又可區分為阿茲海默症(神經退化性疾病)、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為中風後血管性、小血管性失智症。其特性認知功能突然惡化、呈階梯狀退化,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態不穩等症狀。其他如營養失調、顱內病灶、新陳代謝異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毒等原因,經過治療之後有可能有機會恢復。

失智影響健康大  地中海飲食助遠離

洪若樸表示,可以藉由選擇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深海魚;以自然的營養物質為基礎,具抗氧化物質的蔬果可有效預防腦部退化;選用不飽和脂肪酸,以橄欖油調製食物,可以提高血中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對抗自由基,降低失智症及動脈硬化的發生。此外,適量飲紅葡萄酒,其含白蔾蘆醇和鞣花酸,可對抗自由基,抵抗內皮細胞發炎,皆有助降低罹患失智症。

不只從飲食下手  六大養生原則杜絕失智症上門

除了從飲食下功夫外,洪若樸營養師進一步說明,想要杜絕失智症上門,積極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建議年長者平時養生保健可謹記下列6原則,自然有助於記憶維持。

一、主動接觸新事物。從事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橋牌,繪畫、園藝、烹飪、縫紉、編織;規劃旅遊、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

二、加強平時休閒活動。維持每週2次以上規律運動,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元極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有效控制慢性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糖等及頭部外傷。

四、避免肥胖或過重;維持健康體位(BMI18.5-24),老年人不宜過瘦。

五、攝取當季在地新鮮的食物,營養價值最高。

六、細嚼慢嚥,幫助食物消化,咀嚼動作活化大腦皮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瘦腿提臀操】 1、雙腿打開,比肩略寬,手臂伸直。收腹挺胸,屈膝下蹲,感覺大、小腿、臀部緊繃。 2、大腿用力,臀部夾緊,手臂向上伸展10秒。 3、併攏雙腿,挺腰翹臀,膝蓋用力,感覺大、小腿肌肉拉伸。 4、屈膝下蹲,右腿盤起緊貼支撐腿的大腿上側。可用手扶住膝蓋和腳踝,以保持平衡。5-10秒,換左腿。 ...

閱讀詳情 »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做什麼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禮節」,無論是吃飯、作客、工作都要注意不同的禮節,就連看醫生也有該注意的禮貌。就醫時,咳嗽、打噴嚏應該要帶口罩、看牙時注意口腔氣味、衣著上也要輕便方便穿脫,這些都是需要注意也常容易疏忽的就醫禮節。   雖說禮貌很重要,但許多人卻常...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常常有許多「文明病」上身,例如打電腦造成頸椎傷害、電腦肘,長時間久坐導致肥胖、高血壓,甚至因為坐姿不正確還會造成脊椎損傷或者長骨刺等等,都是現代上班族常會遇到的病痛。許多女性常在坐著的時候都喜歡翹腳,久而久之也養成習慣,但殊不知翹腳其實也是個「不良」的坐姿,長時間下來也會造成身體出現病症。 ...

閱讀詳情 »

適當的運動除了能夠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降低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系統、強化肺部功能、幫助消化外,也能夠強化手臂、下腹肌肉、腳,具有雕塑身材等好處。而心情不佳時,做些運動能夠增加β-腦內啡的釋放,體內腎上線素含量降低,緩解壓力,減少憂感及憂慮紋的形成。不過運動需要持之以恆,多數人因為夾在工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