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愛運動沙發族 失智症風險大增!

不愛運動沙發族 失智症風險大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年長者如果一天到晚坐在沙發上、椅子上,很少運動,就算沒有失智症遺傳因子,一樣也容易得失智症,可見年長者想要預防失智症,就要多運動。

不運動 抵銷正面基因影響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研究團隊追蹤1600多名加拿大民眾5年時間,結果發現,基因遺傳、生活習慣與失智症息息相關。

過去研究顯示,一個人若帶有「載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型變異,較容易罹患失智症,沒有這種基因型變異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則比較低。研究團隊以「加拿大健康與老化研究」中的受試者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就算沒有這種基因型變異,一個人如果不運動,出現失智症的風險還是會大幅增加,這代表不運動會抵銷基因正面影響。

研究作者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運動學系助理教授珍妮佛‧海斯表示,這項研究最重要的訊息是如果一個人不運動,健康基因所帶來的保護效果,就會完全抵消。對於多數沒有基因風險的民眾而言,運動或可有效預防失智症。

生活型態 改變失智症風險
研究作者指出,目前全世界大約有4750萬人患有失智症,預估到了2050年,失智症患者人數會增加至1億1千多萬人之多。目前沒有藥物可醫治失智症,因此很需要了解哪些生活習慣變化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另一名研究作者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健康證據與影響學系教授帕明德‧萊納表示,年齡雖然是失智症重要指標,但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基因遺傳與生活型態因子有所關連。

研究作者認為,多運動可以讓大腦運作更有效率。而這項研究顯示,運動可以幫助沒有「載脂蛋白E」基因變異的人降低失智風險,不過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如何讓這項研究成果真正落實於公衛層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疫情影響,民眾的生活模式被迫改變,工作及休息的界線變得模糊,心理壓力增大,又因足不出戶、飲食睡眠不正常、缺乏運動等狀況,皮膚科李政翰醫師提醒,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進而引發許多皮膚問題,再加上近期天氣潮溼,更容易引發黴菌感染問題,像是灰指甲就診人數比平常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建華(化名)年過六十依舊帥氣,是位身材逆天的型男大叔,但他卻有個難以啟齒的困擾!兩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小便滴滴答答尿不乾淨,且半夜睡覺會狂跑廁所,讓他常常感到睡眠不足。建華礙於面子選擇隱忍不就醫,但最近發現尿不太出來,甚至尿尿有血跡,嚇得他趕緊到醫院就醫,經泌尿科醫師檢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輝瑞BNT疫苗即將來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12至18歲學生族群將特別造冊,指揮官陳時中說明,預計由醫事人員到學校施打,事先會取得本人與家長同意,原則上由年紀大至小排列,希望能提高疫苗覆蓋率。 陳時中表示,未來輝瑞BNT將傾向安排進入校園接種,施打順序同樣由高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雖然節食、減肥食品和代餐,皆聲稱可以快速減重,但大多都缺乏科學證據。然而,透過某些方式仍可以達到體重管理,例如運動、計算卡路里、間歇性禁食和減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禁食16小時,僅在剩餘的8小時內進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8小時多半在中午12點到晚上8點左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