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戰南北只講熱量 營養師劃重點「南部粽比北部粽少30%脂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端午節,台灣愛吃粽子的民眾,總免不了掀起一番南部粽、北部粽誰比較好吃的論戰,但不戰南北,但從健康角度來看,國內營養師表示,南部粽油量較低,約比北部粽要少了30%的脂肪;但如果真對熱量斤斤計較的人,最好還是選擇改良雜糧粽,用全穀雜糧取代糯米,少油高纖,比起傳統北部粽及南部粽最多可減少40%的熱量。

南部粽、北部粽每年都要引發一陣論戰,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胡淑婷指出,事實上,隨著內餡及製備方式不同,一顆重量約175克的傳統肉粽,熱量約介於350到500大卡之間。

製作方式直接影響熱量高低,以北部粽為例,特色就是糯米先炒至半熟,再包入粽葉;而南部粽則是包入生糯米後,用水煮方式煮熟,因此,南部粽約比北部粽少了30%的脂肪。

胡淑婷說,至於改良的雜糧粽,不僅個頭小巧,且以富含膳食纖維的黑糯米、糙米、薏仁、雪蓮子、燕麥等全穀雜糧,取代糯米,補強了傳統粽子膳食纖維偏少的弱點。另外,若用瘦肉代替五花肉、糯米不經拌炒且無加入豬油或紅蔥頭,相較於傳統北部粽及南部粽,約可減少20到40%的熱量。

吃粽子如何兼顧均衡飲食?胡淑婷強調,就算真的嘴饞愛吃傳統肉粽,也需因應傳統粽高醣、高油及低纖維的特性,調整當天的食物及烹調油量;首先,降飯量,因為粽子主要成分為糯米,糯米屬於全穀雜糧類,建議一天以一顆粽子為限,且當天要少吃半碗到一碗飯。

其次為減少烹調油量,無論是傳統的北部粽或南部粽,皆是包入炒過的內餡,為平衡一日的油脂攝取量,建議其它餐點烹調改為蒸、烤、滷或清燙;最後記得要搭配適量的蔬菜跟水果,建議每天攝取1.5到2.5碗煮熟的蔬菜、約1.5碗至3碗的水果。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手腕突冒「不痛小硬塊」別輕忽! 當心腫瘤已經跑到關節裡

「無菸醫院」國際金獎一半台灣拿走! 馬偕、成大等5家醫院好威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為竹苗地區唯一全時間待命的葉克膜照護團隊,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廖敏村醫師,該院目前有六位心臟血管外科專任醫師與四名體外循環師,可以接受24小時葉克膜支援與開心手術;在蔡孝恩醫師的帶領及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的努力下,每年開心手術有200例,自2011...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竹科報導】 高通長期致力扶植台灣新創生態系發展,攜手台灣新創前進5G新未來!高通自2019年與科技部所屬Taiwan TchArn(TTA)合作推出「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ITC)」,第三屆高通台灣創新競賽徵件啟動,入圍和獲勝團隊除將獲得總價值達40萬美元的獎金外,還能獲得專利申請補助、高...

閱讀詳情 »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午到立法院就有關COVID-19篩檢、疫苗整備及百億養豬產業基金相關事項專案報告及備詢。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質詢時問到,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推出疫苗地圖,台灣目前進度為何。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說,都在規劃中,屆時會有「疫苗地圖」,讓民眾知道何處有疫苗可以接種。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質...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蔓延之際,台灣今天再度有好消息,指揮中心表示,國內今天無新增個案,將不召開記者會說明。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中國3月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 陳吉仲批「不符國際規範」無法接受 看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