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是越低越好! 研究曝「膽固醇過低」恐增加失智機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視「膽固醇」為健康大敵,但過猶不及都NG!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就提醒,近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除了高齡化趨勢所致之外,根據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也是原因之一,膽固醇過低恐增加罹患失智的機率;且「失智」不只一種,檢測力求準確,才能正確治療。

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難治癒,其中巴金森氏症三大症狀為:動作慢、肌肉僵硬和放鬆時不自主顫抖,後期更有三分之一會併發失智症。

邱百誼指出,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雖同屬大腦神經退化疾病,但病因和表現的特徵不同,阿茲海默症與大腦顳葉中的神經纖維糾結,或類澱粉蛋白攻擊大腦皮質和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最先的症狀是記憶缺損、個性改變並容易迷路,後期才會有動作障礙。

但巴金森氏症與中腦的基底核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造成各種活動障礙,後期才會併發失智症。醫師強調,唯有了解病患的失智類型,才能夠給予最合適的醫療處方。

值得注意的是,邱百誼表示,近年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會傷害大腦,增加失智的風險。因膽固醇為重要的脂質類分子,在身體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被用來保護細胞膜的強度及流動性,而且它是每個細胞製造細胞膜所需要的原料,同時也是神經髓鞘的主要成分,以及膽汁和荷爾蒙的原料,不只這樣,當陽光曬到皮膚,皮下的膽固醇也會變成維他命D。

邱百誼強調,足夠的營養和維繫剛剛好的總膽固醇可降低罹患失智的機會,雖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血管動脈硬化有關,但是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太高或太低對身體都有不好的影響,建議總膽固醇指數維持在160到220;低密度膽固醇維持在80到140。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瞬間「前胸痛到後背」 每年600人主動脈剝離其實可以預防

爬完山膝蓋痛只是扭傷? 他夜夜痛醒驚見10公分大蝕骨腫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Delta變異株潛伏期短為由,新加坡已經宣布調整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期,由14天縮短到10天,但台灣決定不跟新加坡的腳步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1)日強調,這是因為國內目前針對每一周的境外移入個案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發現,仍有不少人是在10天到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台灣人面臨「生不如死」的國安危機,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不但死亡交叉,美國預測報告更顯示,台灣今年預估生育率可能只剩下1.07,全球倒數第一。醫界就警告,就算人工生殖技術再進步,也不是想生就有,即便執行人工生殖,懷孕與活產率也會從34歲開始走下坡。 台灣生殖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打BNT疫苗的民眾快看過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下午宣布,第九輪決定開打第一劑的BNT疫苗、第二劑的高端疫苗一起接種,其中BNT疫苗除了優先供18到22歲年輕族群預約登記之外,剩餘也照著原來順序,同步開放65歲以上以及40歲以上的第九類對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及社區相關Delta變異株群聚迄今已有27例確診,源頭究竟在哪?案16160的「埃及爸」就因為發病時間早,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為可能感染源之一,引發其妻子不滿,陳時中今(11)日向家屬喊話「請不要有這種感覺啦」,也呼籲社會大眾不要獵巫。 面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