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是越低越好! 研究曝「膽固醇過低」恐增加失智機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視「膽固醇」為健康大敵,但過猶不及都NG!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就提醒,近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除了高齡化趨勢所致之外,根據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也是原因之一,膽固醇過低恐增加罹患失智的機率;且「失智」不只一種,檢測力求準確,才能正確治療。

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難治癒,其中巴金森氏症三大症狀為:動作慢、肌肉僵硬和放鬆時不自主顫抖,後期更有三分之一會併發失智症。

邱百誼指出,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雖同屬大腦神經退化疾病,但病因和表現的特徵不同,阿茲海默症與大腦顳葉中的神經纖維糾結,或類澱粉蛋白攻擊大腦皮質和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最先的症狀是記憶缺損、個性改變並容易迷路,後期才會有動作障礙。

但巴金森氏症與中腦的基底核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造成各種活動障礙,後期才會併發失智症。醫師強調,唯有了解病患的失智類型,才能夠給予最合適的醫療處方。

值得注意的是,邱百誼表示,近年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會傷害大腦,增加失智的風險。因膽固醇為重要的脂質類分子,在身體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被用來保護細胞膜的強度及流動性,而且它是每個細胞製造細胞膜所需要的原料,同時也是神經髓鞘的主要成分,以及膽汁和荷爾蒙的原料,不只這樣,當陽光曬到皮膚,皮下的膽固醇也會變成維他命D。

邱百誼強調,足夠的營養和維繫剛剛好的總膽固醇可降低罹患失智的機會,雖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血管動脈硬化有關,但是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太高或太低對身體都有不好的影響,建議總膽固醇指數維持在160到220;低密度膽固醇維持在80到140。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瞬間「前胸痛到後背」 每年600人主動脈剝離其實可以預防

爬完山膝蓋痛只是扭傷? 他夜夜痛醒驚見10公分大蝕骨腫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關於31日雙和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遭確診者砍傷一事,今(2)日院方針對護理師受傷、療養狀況,以及後續治療方案及加強保護措施進行說明。院方表示,將會以最優惠的方式給受傷護理師後續的復健治療及職災申請等相關撫卹。院方表示,31日三名護理師在發送早餐時被攻擊。第一位護理師腹部有撕裂傷,經過醫療後已返家休養;...

閱讀詳情 »

睽違10個月,英國昨天終於單日零死亡,顯現封城與疫苗施打雙管齊下頗有成效。然而英格蘭五月中、放寬防疫措施才兩個星期,近日確診數量又明顯攀升,每天都通報上千起,甚至很高比例都是印度變種,原定6月底的完全解封可能再度延後。(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中國分化台灣、阻擋採購疫苗 外交部...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先前說過6月底前將有200萬劑疫苗抵台,今天將公布比較清楚的大規模接種計畫。指揮中心今天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由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網「寫紙條」挺CDC!宅神再酸:死亡數會減少? 繼黃昭順後 連江縣長兒也遭質...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宣布新增37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77例,總計549例,其中台北市152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公布各行政區確診數據並表示,萬華地區疫情雖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其他行政區依然出現確診案例。柯文哲今日公布昨(1)日台北快篩站數據,其數據顯示昨日三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