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是越貴越好!一認 二看 三會用 助聽器要這樣挑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許哲綱/台北報導

市面上助聽器種類相當多,從較低階的口袋式到數位助聽器,或是科技添加的藍牙助聽器、物聯網助聽器,到近期推出搭載自駕車感知系統所採用的深度神經網路DNN助聽器,都讓人眼花撩亂,尤其是毫無配戴經驗的使用者,常常被價位影響做錯選擇,挑選了不適合自己配戴的助聽器,買了又不戴,不僅聽力未被矯正,也花了冤枉錢。

衛福部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選配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也解釋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助聽器是否具備合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正確使用選對適合自己聽力的助聽器,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尤其是近年來出現許多銷售廉價輔聽器的一頁式網站,甚至盜用知名品牌的商標、圖片,或是盜用專業醫師、名人的肖像來做推薦代言,讓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而且這類網站的主機均設在境外,無法將之法辦,故曾被盜用商標的科林助聽器提醒大家,如果網頁上沒有公司地址、客服電話(或沒人接聽)者,就千萬不要下單購買,也建議大家務必選擇實體門市做選配,品牌門市數越多,售後服務就越便利。

科林助聽器資深聽力師蔡鋕鑫表示,助聽器不是越貴越好,但是一定要選擇具有信用保障和完整售後服務的通路購買。因為助聽器不是戴上就好,需要做完整的聽力檢測之後,親自試聽試戴合適自己機種,且配戴期間也需要定期的除溼保養或調整。臺北榮總耳鼻喉部醫師黃啟原也建議大家,如果有聽力問題,需要正確評估,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

蔡鋕鑫建議如果發現自身或家人看電視、講電話越來越大聲,也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的狀況時,應及時預約聽力檢測及諮詢。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平衡城市與自然!時裝設計新人獎永續概念摘冠 Timberland推綠色未來

台積電新廠落腳高雄?樂屋網:話題帶動買方湧入 預約看屋數大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衛生福利部於10月19日舉辦「第七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事人員頒獎典禮」,公開表揚對於照護民眾健康有卓著貢獻的醫事人員,衛福部胸腔病院傅昭陽營養師於衛生福利部27家醫院約計11類職業別的專業人員中榮獲「優良獎」,得獎人用專業與熱枕,積極認真地為照護民眾的健康付出與奉獻,不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大多數上班族因為工作幾乎都要使用電腦,加上手機不離身,發生手部疼痛的狀況明顯變多,加上疫情期間還需要兼顧打掃、下廚、顧孩子,更誘發了身體各部位的疼痛。 近來臨床上常見有肌腱炎、媽媽手、手部的關節炎、腕隧道症候群,尤其網球肘的病例也增多,另外,居家工作長時間坐姿不良,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沒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不抽菸,一樣不能忽略中風風險!門診就收治一名教授,雖然沒有三高或吸菸習慣,卻有心律不整、家族中風病史,偏偏忙於工作,缺乏運動,且忽略定期回診,日前在演講途中突然左臉歪斜、說話不清,儘管症狀發生不到一分鐘就恢復正常,但觀眾有警覺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好不容易痊癒,後遺症卻是「毛」病最多!台北榮總今年7月中旬開始,針對新冠肺炎康復出院的病人設立整合門診追蹤,最新統計就發現,在1到3個月回診的病人當中,最多抱怨有掉髮問題(43%),其次才是睡眠障礙(39%)、關節痠痛(30%)、疲勞(26%)、肌肉痠痛(1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