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曬太陽也會中暑! 炎夏做這些活動提高警覺

不曬太陽也會中暑! 炎夏做這些活動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受全球暖化效應影響,夏季氣溫越趨增高,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的6至7月是因熱傷害就醫的高峰期。據統計,每日最高溫攝氏35度以上的天數稱為高溫日數,近年來不僅平均氣溫越來越高,一年之中的高溫日數也越來越多,當有太平洋高壓籠罩,颱風靠近或因西南風引起的「焚風效應」,屢有高溫破紀錄的情形發生。

慢性病患影響大 防曬、補充水分很重要

連續高溫對於戶外工作者可能會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脅,而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等,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差,也易引發健康衝擊。若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後,未正常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感到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跳加速、呼吸淺快、虛弱無力、體溫升高(一般不超過40度),甚至肌肉痙攣、抽筋等,首先應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移除多餘衣物,再給予補充約1000c.c.水分及適量鹽分,其次可使用冷水噴灑、揩拭或利用風扇幫助降溫,並多休息,若症狀沒有改善,需立即送醫。

中暑典型8症狀 急救五步驟要學 

此外,若發現病人體溫飆高(超過39.5度)、皮膚紅熱,沒有排汗、沒有尿、少尿或血尿,脈搏快且強,呼吸急促或困難,甚至意識模糊,代表可能中暑,須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環境,讓病人平躺、腳抬高,鬆開身上衣物並快速降低病人體溫,方法包括提供風扇,將冰袋放置於病人頸部、腋下、腹部、鼠蹊部,甚至浸泡冷水,若情況未迅速好轉則要儘速送醫治療,請記得熱傷害急救5步驟:蔭涼、脫衣、散熱、喝水、並送醫。

傾聽身體的聲音 防止熱傷害找上門

最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夜跑、穿衣過多、藥物導致排汗不良、長時間處在通風不良的地方、甚至一直勞動者,不曬太陽也會中暑;此外,辦公室內外溫差大,上班族群平日若較少從事戶外活動,一旦到了較高溫環境就容易不適應而中暑。建議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增減衣服,並要有適度的休息,補充水分,讓自己的生活步伐走的更遠更長。

【延伸閱讀】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氣喘治療新進展!生物製劑:嚴重性氣喘的標靶治療

大甲媽祖遶境起轎! 物理治療師:「四要點」預防足病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屆臨退休65歲的李先生,平時喜愛睡前小酌兩杯。原本就解尿不順的他,最近由於寒流來襲貪杯取暖,結果半夜兩點起床因無法解尿、腹痛難忍。急忙趕至台大竹東醫院急診處就醫,經醫師導尿引流出上千毫升的尿,順利排除他無法解尿的痛苦。長者畏懼手術 吃藥控制有限制診治該案例醫師台大竹東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很多青少年常因誤入歧途在身上留下刺青,卻擔心重返校園或就職後被貼標籤而後悔不已,他們雖有心去除,卻無力負擔高額費用,醫美醫師與各地地方法院合作「青少年除刺青」專案。關懷弱勢族群 企業的社會責任發起義診的陳俊光醫師表示:「很多年輕人興起紋身念頭,但事後後悔想要除去時,所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九十歲老翁因雙眼間歇性刺痛,於一個月內反覆數次來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門診及急診求診。經由詳細的眼科檢查,雙眼角膜均有大範圍的上皮缺損,懷疑是藥物引發之神經失養性角膜潰瘍。失智症不規律用藥 治療不如預期經詳細了解其病史及家庭狀況,老翁因罹患失智症,每當雙眼疼...

閱讀詳情 »

採訪撰文/Miki;本文特別感謝 李育墨老師、王國憲醫師提供專業諮詢髮際線後退了,整個人就顯老!毛髮稀疏是許多人的困擾,急著用生薑抹頭皮,或用咖啡因洗髮精來洗髮,但你知道掉髮的成因是什麼嗎?該如何治療才能延緩掉髮,進一步創造好運呢?且聽命理師李昱墨和專業皮膚科醫師王國憲細說分明!面相學之中,額頭代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