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不滑IG 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2020年即將結束,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


美國研究指出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2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孤獨感網路成癮是徵兆 一昧禁止易有反效果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


從好處來看這是1個警訊、1個徵兆,他提醒,當發現小朋友已經有點依賴網路時,父母跟老師應該要提高警覺,觀察及了解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壓力,越早發現並協助其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越容易恢復正常,若僅是一昧的禁止,容易造成反效果。


3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 改善現實的不愉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個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1步「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2步「自我增強」: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3步「回歸真實」: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端午節快到了,應景的粽子讓人又愛又怕,別擔心,台北市內湖健康服務中心提供2款低熱量粽子「山藥顧本粽」及「紫米亮晶粽」,熱量不到一碗飯,不妨自己動手包粽,健康過端午。搭配蔬果一起吃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估算,大小約250公克,包了豬肉、香菇、蛋黃、蝦米的傳統肉粽,熱量約500~600大卡,相當於2碗飯,不...

閱讀詳情 »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約在每年國曆五月中下旬,同時也是炎熱夏季的正式開始。此時濕熱交替,心煩意亂,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影響食慾;在食材部分,可多選擇一些對腸胃道溫和,清爽又可口的瓜類蔬菜,如冬瓜、苦瓜、絲瓜、黃瓜、苦瓜等,熱量低,又有飽足感。濕熱交替,需未病先防 「小滿」名稱的由來,是因黃河...

閱讀詳情 »

電視新聞主播疑因睡眠障礙、罹患憂鬱症而輕生,令人震驚,童綜合醫院中醫師王崧表示,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的普遍現象,自製簡易的寧神安眠茶如玫瑰花茶、龍眼紅棗茶,有助於睡眠,另外利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式也可對症治療。三成的人有睡眠問題 中醫師王崧表示,根據調查,至少三成的人有睡眠問題,原因包括精神障礙、身體...

閱讀詳情 »

坊間長得白皙粗壯的豆芽菜,可能有漂白劑等食安疑慮,乾脆自己孵!只要利用有蓋的馬克杯就能種豆芽,而且在辦公室也能栽。專家鄭正男建議,選擇沒經藥劑處理或者可直接食用的種子,避免發芽後化學藥劑殘留在芽菜內,就能吃得安心又新鮮了。在浸泡後,先將發育不良或偶見碎粒或有缺損的種子挑除,避免影響到日後生產豆芽的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