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用全切膀胱 化療併免疫治療可保住

不用全切膀胱 化療併免疫治療可保住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七十歲的李太太,曾因心血管疾病放過支架,也因糖尿病長期吃藥控制,無抽菸及染髮習慣,但長期服用中草藥,去年突然發生無痛性血尿,經膀胱鏡切片診斷為侵犯性膀胱癌,轉診至臺中榮總。由於李太太不希望接受膀胱全切除,以及術後的腹部腸造廔尿液引流,泌尿外科裘坤元主任決定採取化療及免疫藥物的合併治療,保留她的排尿功能,術後的膀胱病理切片檢查,已無殘存的癌症細胞。

膀胱部分切除術 協助保留正常排尿功能

李太太至臺中榮總就診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證實膀胱右壁有肥厚的腫瘤病灶,隨後進行膀胱鏡檢查,除了上述腫瘤外,在膀胱的其餘地區,並無任何病理變化,至於於腫瘤組織的細胞檢查,顯示為高惡性度的泌尿上皮細胞癌,且其惡性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標記,呈現高度陽性表現率。

在經過四次療程後,李太太無產生明顯藥物不良反應,而電腦斷層已經發現惡性腫瘤病灶明顯萎縮,病依照計劃將腫瘤病灶,用部份膀胱切除手術移除,保留大部份正常膀胱結構,讓李太太仍能維持正常人一般的排尿功能,術後再經膀胱病理切片檢查,已無殘存的癌症細胞,找回健康。

膀胱癌十大癌症之一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泌尿外科裘坤元主任說明,膀胱癌目前仍屬台灣地區十大癌症之一,雖然絕大多數都是早期疾病,但少數病患在確診時,卻已經進展成侵犯性病例,必須接受膀胱全切除,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提醒民眾若有不適症狀,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延伸閱讀】避免多發性硬化症失能 一線口服藥有助持續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芡實,又名雞頭米、水雞頭、雞頭苞等,我國的一些沼澤湖泊中均有生長。中醫認為芡實乾澀而平,入脾、腎二經,為健脾止瀉、益腎固精之良藥。《本草求真》記載:“芡實如何補脾,以春味甘之故,芡實如何固腎,以其味澀之故。惟其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泄瀉腹痛可治;惟其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

閱讀詳情 »

懷孕時肚子大我們都能理解,畢竟裡面多了一個寶寶。可為什麼生完孩子後,肚子還是很大呢?這是很多愛美的女性心理都著急的問題。其實生完孩子後,肚子大的原因不全都是因為肥肉。這其中還有子宮變大的原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網友「小百合baby」:生完寶寶已經兩個月了,體內的毒素也排的差不多了,可肚子依...

閱讀詳情 »

如今,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那可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因此,對於孩子以最高規格的喂養,結果往往使孩子吃成小胖子,但這卻不是什麼好現象。孩子過重過胖時,不僅會造成孩子不靈活,還很容易形成「肥胖腦」,影響孩子智力。 【什麼是肥胖腦?】 最新的調查發現,營養過剩不僅導致「肥胖兒」,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