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晚溫差大會傷心 救心五行動要掌握

早晚溫差大會傷心 救心五行動要掌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正逢春季早晚溫差大,做好保暖工作,才能避免因低溫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主任李文昌指出,高血壓是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之一,加上容易造成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除了遵循醫師囑咐用藥,定期回診,平時更應定期測量血壓,做好飲食控制,才能降低誘發併發症機率。

出現胸悶胸痛 應盡快就醫檢查

根據統計顯示,心臟病已成為民眾第二號殺手,因此若出現胸悶、胸痛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等中風徵兆,應盡快就醫治療;李文昌主任表示,預防勝於治療,想降低危害心臟健康的危險因子,就得靠平時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開始,民眾可透過救心5行動,有效降低罹病機率。

掌握救心五行動 遠離疾病威脅

李文昌主任進一步說明,首先應定期測量記錄血糖、血壓以及血脂肪數據,掌握控制病情,且遵照醫師處方規律服藥控制,第二應遠離菸品,降低誘發心臟病的風險,另外,飲食上也應注意均衡,盡量以低鈉飲食為主,減少鹽分攝取幫助控制血壓,第四應養成每星期五次,每次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且應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異狀,及早控制病情,遠離疾病威脅。

把握黃金時機就醫 避免留下後遺症

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建議外出時應隨時攜帶病例卡和緊急用藥,且記得註記平時就醫診所、藥物過敏史等,以防萬一;李文昌主任呼籲,一旦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等心肌梗塞症狀,應把握搶時間、打119正確就醫的保命兩要訣,緊急送醫急救處理,才能把握搶回寶貴性命的黃金時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3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時,即可稱為「超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的推估,台灣預計將於2025年達到這個門檻,因此,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高齡相關的疾病也益發受到重視,肌少症就是近年來最受到重視的高齡健康問題之一。 40歲後肌肉質量每10年減少8% 增加死亡風險 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輝瑞BNT兒童疫苗即將抵台,不過先行開跑的是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目前針對接種莫德納的計畫,教育部已發出公文收集家長意願,預計下週才會有結果。相信不少家長對於是否該讓孩子接種疫苗,感到天人交戰;不過對照指揮中心提供各年齡層的確診人數,發現2022年的本土病例中,0到12...

閱讀詳情 »

2022.4.29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29日為止,已經有862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中市一名57歲的張先生,一次健康檢查在診所發現肝功能超標合併有C型肝炎抗體陽性,醫師在確定C型肝炎的基因型及病毒量後,很快地開立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經一個月的服用後,張先生肝指數已降回正常值;待2個月的療程結束後,病毒量更是完全驗不到,最後在用藥結束後三個月再次追蹤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