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世界早產兒日關懷小腳Y 早產寶寶健康手札紀錄成長

世界早產兒日關懷小腳Y 早產寶寶健康手札紀錄成長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棠棠是早產兒,24週提早報到,體重僅675公克,還比大杯手搖飲還要輕,出生後立即接受醫療照護,在醫療團隊137天努力下,才能出院,但回家之後,又是1場考驗,因為棠棠需戴著氧氣機及鼻導管,讓棠棠媽媽常無助地哭泣。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一起關心早產兒的未來」,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共同發布《早產寶寶健康手札》,希望透過這本23頁的小冊子,幫助家長紀錄照顧寶寶的點點滴滴,也可作為與醫師溝通的工具。


棠棠媽媽說,「生了孩子會變笨,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因為忙,容易晃神,隨手寫筆記,但紙條一下就不見,只好盡量將記錄孩子資料的筆記往抽屜丟,現在有一本專屬早產兒的手冊,相信對家長來說,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吳昭軍表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有些早產寶寶迫不及待來到這個世界,很多生理狀況都未成熟,需要更多的醫療照護及支持,協助孩子健康的長大。


為此,國健署與台大合作,在國內眾多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傳播及衛教等領域專家集思廣益下,並與20名早產兒家長訪談,彙整所有意見後,完成《早產寶寶健康手札》。


《早產寶寶健康手札》適用於出生至矯正年齡2歲以前(所謂矯正年齡是指以媽媽的預產期來計算寶寶的年齡,以目前日期減預產期日期即可計算寶寶的矯正年齡)之早產寶寶,內容共具6大特色:


1.依早產兒歷程分段建構:依多數早產兒特殊歷程分3部分,住院期的醫療照護、出院準備期及居家照護成長紀事,讓父母容易掌握可能面臨的問題。


2.主要照顧者的自我察覺:包括出院前自我照護認知檢測、自我情緒紀錄等。


3.重要醫療紀錄:提供照顧者記錄寶寶照護問題、重要就診日、用藥紀錄及衛教重點。


4.寶寶發展評估紀錄:記錄寶寶達成矯正年齡發展狀況,提醒未達標準應返院診察,另提供寶寶的第1次紀錄(第1次笑、翻身)。


5.QRcode連結資訊:各階段紀錄中提供相關照護衛教資訊,且將各縣市政府、非營利組織之相關補助,發展遲緩轉介補助及免費關懷諮商等資源以QR code連結提供照顧者參考。


6.黑白視覺圖卡:提供父母可撕下給寶寶看,藉以刺激寶寶視覺神經及大腦發展。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朱世明表示,對於醫療人員以及家長來說,早產兒的誕生與成長,是一段相當煎熬的過程,這本手冊雖然才23頁,包含住院、出院、居家等各階段的重點提示,讓父母詳細記錄寶寶所有狀況,強化醫病間溝通,相信能讓早產兒更健康平安地長大。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輩肌少症恐釀骨鬆骨折 這樣補充蛋白質可解「微肌」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接吻並不是人類獨有的行為。研究者觀察到,不少動物之間也會親吻,比如魚、鳥、靈長類等。動物的吻可能有很多目的,包括探察對方的身體情況和獲取食物,但它們通常只是碰碰嘴巴而已。接吻時有整個舌頭的接觸,以及會唾液交換的,卻只有人類。90%的人類文明都用吻來表達愛意。之前牛津大學的學者研究過接吻在人類浪漫關...

閱讀詳情 »

  (示意圖)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躺下在床上翻來覆去好幾個小時都睡不著的情況,更嚴重的會通宵失眠。這是非常鬱悶的事,而且還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我們的心情。我也曾為此特別苦惱,經過自己的嘗試和不斷的尋求助眠的方法,於是總結出幾個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助眠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

閱讀詳情 »

中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夏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說夏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且夏天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人們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此時脾胃偏弱,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棗子正是這樣一味養脾佳品...

閱讀詳情 »

最近喝檸檬水很流行,可以調整身體的酸鹼性,抗老,美白,防癌等。 所以有人聽到就狂喝檸檬水。 最後就胃潰瘍了。 有一位婦人,本來腸胃功能就不是很好,和朋友出國玩時,一路喝檸檬水,整團都咳嗽不停,還以為是感染病毒,回台灣後就醫,才發現是檸檬水搞的鬼。 醫生表示「血液酸鹼值」是固定的,喝檸檬水改變不了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