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食慾又無力「3個月掉16公斤」 男子激瘦竟是腫瘤完全阻塞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疲倦、無力、沒食慾得注意!一名60歲男子,日前突然出現上述症狀,原以為只要多休息就會好,但體重卻開始不明原因往下掉,短短3個月時間就減輕約16公斤,體重最後不到50公斤,後來更因持續嘔吐、無法進食,這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竟已是第四期胃癌,腫瘤侵犯至周邊臟器。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家輝表示,該名男子平常作息正常,沒有健檢習慣的他,幾乎不看醫生,沒想到出現症狀卻已經是第四期胃癌了。

男子的腫瘤長在胃竇處,導致胃下半段出口處完全阻塞,食物無法通過,甚至侵犯至胰臟,若直接手術,與胰臟交接處的腫瘤將無法徹底切除乾淨,加上長時間未進食的緣故,營養不良的狀態下,腫瘤切除手術風險極高

考量到嚴重的營養不良將影響治療成效,陳家輝與醫療團隊先以腹腔鏡進行胃腸改道,提升男子的營養狀況,再安排化療、放療縮小腫瘤,之後再執行根除性的次全胃切除及淋巴擴清術,切除2分之1的胃,術後恢復良好,男子恢復進食,目前定期回診追蹤。

陳家輝提醒,胃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9位,好發於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惡性貧血、胃腺瘤性瘜肉及嗜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者,由於罹癌初期沒有特異性症狀,患堵常忽略脹氣、食慾不振、疲倦、體重減輕等警訊,但胃癌進程快,若等到出現嚴重症狀才就醫,病情多已延誤。

陳家輝指出,臨床上,根除性切除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流方式,治療胃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腫瘤位置執行「次全胃切除」或「全胃切除」,再合併淋巴廓清,才能有好的預後;有部分晚期病人雖無法進行根除手術,但也能針對腫瘤造成的出血、穿孔及阻塞進行姑息性治療,如腸胃繞道、輔助性療法縮小腫瘤,手術切除部分腫瘤,以提升生活品質。

陳家輝強調,近年醫療技術進步,胃癌手術存活率明顯提升,第一期就手術的5年存活率高達90%;就算是第四期胃癌,5年存活率也有10%,醫療團隊會視病灶的擴散程度、營養狀況加以評估,討論最適切方式的治療方式,民眾如有胃部不適症狀,應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咳嗽、拉肚子、潮紅… 無害小症狀?竟是凶猛神經內分泌腫瘤

疲倦、怕冷還體重狂飆 小心得終生吃藥的「它」發病徵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林女士今年才38歲,卻有嚴重嗯嗯問題,便秘、血便持續3年,有時甚至吃了3顆軟便劑,仍無法順利排便,自以為是痔瘡而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發現她大腸裡面佈滿了瘜肉,超過100多顆,其中4顆已屬癌前病變。進一步詢問病史,確診為「家族性大腸瘜肉症」。 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指出,大腸惡性腫瘤是...

閱讀詳情 »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的過敏反應,常見與遺傳及環境有關。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氣喘患者發作時常見有咳嗽、胸悶、喘不過氣、呼吸困難等狀況,輕者可望自行緩解,但嚴重而未及時用藥時將可能致命,故患者需要持續接受治療與照護。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尤其當支氣管黏膜發炎或因環境中的過敏原刺激,導...

閱讀詳情 »

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大,大幅提升高血壓的風險,讓高血壓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血壓是高還是低,以為不痛不癢就放著不管,等到真的生病才知道嚴重性。高血壓已漸趨年輕化,然而從今年二月以來,國內降血壓藥接二連三出包,還爆出疑似含有致癌物質,引起大眾的疑慮與恐慌,大家都想知道,改善高...

閱讀詳情 »

晚睡的人該注意了,現在澳洲有項研究認為,習慣晚睡的夜貓族和早睡早起的人比起來,反應會比較遲鈍,且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白天的時候更容易疲倦,研究刊登在《睡眠雜誌》(sleep)。 澳洲蒙納士認知與臨床神經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說明,團隊對夜貓族和早睡早起的人,都做了能力測驗和調查問卷,研究早上8點到晚上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