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用拿柺杖真好!婦先天髖臼發育不全長短腳,機器人手術助修復

「能正常走路好幸福!」這是吳女士在手術後,最常講的一句話!現年54歲的吳女士,因先天髖臼發育不良,過去就常有髖部疼痛問題。近年來長短腳狀況越來越來明顯,步行常需仰賴柺杖等支撐,讓天性愛美的她實在難以接受。幸好在醫療團隊透過「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如今吳女士不僅疼痛感大幅減少,更成功擺脫助行器,找回行走力和自信心!

不用拿柺杖真好!婦先天髖臼發育不全長短腳,機器人手術助修復

現年54歲的吳女士,因先天髖臼發育不良,過去就常有髖部疼痛問題。但近年來長短腳狀況越來越來明顯,步行常需仰賴柺杖等支撐物支撐,讓天性愛美的她實在難以接受。(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

不只髖關節疼痛 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更影響行走能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副院長黃揆洲表示,吳女士幼年就有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症狀,但因當時醫療技術不發達,未積極治療,使得成年後必須犧牲許多休閒活動。像是,過去吳女士就曾跟著朋友一起學瑜珈,希望能藉此改善髖部疼痛的問題,但沒想到愈做愈嚴重。

另外,醫師也曾囑咐吳女士日常生活最好能拿拐杖行走。但因愛美的吳女士認為「拄拐杖顯老」,所以寧願冒著跌倒的風險,也不願帶拐杖出門。讓家人和親友總是心驚膽戰,還好在親友的勸告下,吳女士終於鼓起勇氣前來就醫。

經溝通、評估後,患者同意接受「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替換其發育不全的髖關節。術後吳女士不但大幅改善髖部疼痛的問題,在經過休養3個月後,如今已無須拿拐杖,就能安全出門。她在回診時,除了頻頻感謝醫師,更忍不住讚嘆:「不用拿柺杖,就能正常走路的感覺真好!」

不用拿柺杖真好!婦先天髖臼發育不全長短腳,機器人手術助修復

黃揆洲副院長解釋,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其解剖形狀與位置和正常人不同。(圖片提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置換人工關節難度高 機器人輔助提升精準度

黃揆洲副院長指出,雖然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不論在技術上或是關節材質上,都是非常成熟的手術,且根據目前全球大規模統計,對於一般人工髖關節置換術10年存活率超過90%,術後15年存活率也超過85%。但是如上述案例吳女士般,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情形,對於過去醫界來說,仍屬於棘手的問題。

黃揆洲副院長解釋,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其解剖形狀與位置和正常人不同。同時也影響股骨近端前傾角,因此無法在術中找到正確的參考座標,較容易出現術後人工關節角度偏差,影響患者的預後。

但透過「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就能克服上述問題。術前將患者下肢的電腦斷層掃描數據輸入電腦後,利用電腦計算並模擬人工關節擺放的位置和角度,以機器手臂引導的方式,將人工關節擺放於正確且完美的位置。

不用拿柺杖真好!婦先天髖臼發育不全長短腳,機器人手術助修復

案例中的吳女士在經過「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感也大幅減少,更成功擺脫助行器,重拾找回行走力和自信心!(圖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根據過去文獻統計,此術式的失敗率為傳統手術的1/10,精準度為傳統手術的3至4倍,且透過導航系統定位,醫師可以用較小的傷口看到關節全貌,對患者軟組織破壞較少,也能大幅縮短其恢復時間。而案例中的吳女士在經過「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感也大幅減少,更成功擺脫助行器,重拾找回自己的「行動力」!

【醫師小叮嚀】:

最後,黃揆洲副院長也提醒,有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問題的患者,走路容易會有一跛一跛的情形。且站立時臀部翹高、腹部往前挺,走路如鴨子一般,除了影響外觀,下肢因不常使力,更會逐漸萎縮,患者生活品質受限。因此,建議患者不要隱忍,需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日後因髖臼嚴重磨損,無法重建,而飽受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併發症所苦。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8/73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使大眾去除對精神病人的汙名化與標籤化,並能對思覺失調症有更多的認識,北新醫院將於5月5日在院區舉辦創院十五周年院慶園遊會,並邀請附近鄰里居民參加,讓醫院走向社區化與在地化,提升精神醫療照護在社區的認同感與能見度。按時服藥 思覺失調症可獲控制為消弭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家中小孩也有牙痛、牙齦有腫包,甚至半邊臉腫起來的情況嗎?牙科醫師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永久齒出問題了!永久齒從萌牙至生長發育完全約需三年,若在牙齒生長發育的期間,牙神經感染而發炎壞死,牙齒就會停止生長,繼而出現牙痛、牙齦腫、蜂窩性組織炎等,因此不得不慎。先天構造導致牙神經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尋芳客GG了!一名花名「艾莉絲」的泰籍女子,日前在臺南市從事性交易遭警方查獲,經臺南市衛生局檢驗發現其感染愛滋病,除了請警方提供查獲暗娼的地點與可能與個案性交易的名單外,亦透過移民署查詢個案出入境資料。因該女子自106年10月起以觀光名義陸續來臺五次,估計接觸者相當可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健署2014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胰臟癌發生率以每年5至7%的速度成長。2015年的數據資料也顯示,台灣每年平均約新增1400名胰臟癌病例,死亡人數也高達近1300人,超過90%的患者難以跨過「一年魔咒」!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邱泰然表示,由於胰臟癌難以早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