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脂體藥物為生命接力 破除胰臟癌「一年魔咒」

微脂體藥物為生命接力 破除胰臟癌「一年魔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健署2014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胰臟癌發生率以每年5至7%的速度成長。2015年的數據資料也顯示,台灣每年平均約新增1400名胰臟癌病例,死亡人數也高達近1300人,超過90%的患者難以跨過「一年魔咒」!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邱泰然表示,由於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患者確診時多數已經是中晚期,僅有不到三成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即使接受手術,也有七成機率再復發;因此,建議手術後搭配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若是無法接受手術,或是癌症復發的患者,化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胰臟癌治療里程碑 點燃治癒新希望

過去胰臟癌藥物選擇有限,若第一線標準治療藥物失效,患者便幾乎等同無藥可醫。邱泰然指出,所幸現今胰臟癌的化學藥物治療有新進展,第二線新劑型藥物透過微脂體包覆,能穿透腫瘤壁,進入腫瘤組織釋放高濃度藥物,可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限,副作用也比傳統化療低,為第一線治療無效的患者帶來治癒的新希望,可為患者破除堅固難纏的「一年魔咒」。

破除化療迷思 復發患者勇敢二度抗癌

有位60歲的高先生被確診為胰臟癌,因為高先生對化學藥物治療有抗拒心態,認為化療藥物是傷害身體的藥物,在手術後拒絕接受化療,在醫療團隊溝通之下,高先生改採口服藥物做輔助治療,經過半年控制後,胰臟癌不幸復發,且發生癌細胞轉移,不但身體狀況漸差、體重下降、服用傳統藥物也不見狀況改善,對前景感到沮喪;在家人與醫療團隊不斷鼓勵下,高先生開始接受第一線化學藥物治療,治療半年,症狀不見改善,經醫師建議改採第二線藥物,治療迄今6個月,腫瘤變小、病情穩定,大幅增加高先生的信心,在家人陪伴下,繼續積極接受治療。

邱泰然表示,民眾對傳統化療認知是掉髮、嘔吐等副作用,其實,不同的化療藥物的副作用症狀相異,胰臟癌第二線新劑型藥物副作用低,不會影響生活品質,患者接受度高。邱泰然建議,在接受化療的同時,回歸正常生活,在飲食上注意少油、低脂肪,若擔心化療造成免疫系統能力下降,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也可以接受疫苗注射,減少感染的可能性。現在隨著醫學進步,有越來越多藥物可以延長患者生命,如果積極接受治療,或許未來就有機會能接受更進步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桃園鄉親有福了!位於楊梅的怡仁醫院這兩年延攬多位重量級醫師,成立了尖端影像醫學中心與腫瘤治療中心;該院與中臺科大還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未來會共同培育醫療專業人才加強學術研究之外,並將進行資源整合與專業交流,期許醫療照護更加精進。 與禾馨醫療團隊合作 成立婦幼健康照護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許多老年人怕太胖不吃肉,或是認為少吃肉類較養生,其實都是錯誤的觀念!醫師強調,老年人肌肉量流失速度快,日常飲食應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每日份量約為2至3個拳頭大小,才能遠離肌少症。 年紀愈大、體重愈輕 要注意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內科部暨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孕婦產檢若發現胎兒出現異常,孕婦、家人往往非常憂心,有時透過胎內治療,可以幫助挽救胎兒生命,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副教授蕭勝文表示,根據臨床經驗,不少小寶寶經過胎內治療後,順利出生、順利生長。在胎兒治療領域,胎兒內視鏡應用範圍很廣,當同卵雙胞胎出現輸血症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高血壓病人除了用藥治療之外,其實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很重要!但是,也別以為只要做好生活型態的保健之道,就可以不用吃藥,或是今天吃、明天不吃的,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使得血壓高低起伏,這對血管是一種傷害,反而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一般高血壓病人應控制在140/90mmHg 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