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能喝牛奶 這些天然食物也能補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不能喝牛奶 這些天然食物也能補鈣

骨質密度在年過30歲後,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失,質不僅攸關骨質密度,也對於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等各種生理機能扮演重要角色。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1000mg,但調查顯示成年人鈣攝取不足率達8成以上。面對沒有明顯症狀的骨質疏鬆症,應補充鈣質養出好骨力及早預防骨質流失。營養師表示,常遇到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苦惱不能喝牛奶要怎麼補鈣,其實芝麻、優格、小魚乾等食物也能提供鈣質,協助保有好骨本。
 
起士、黑芝麻、小魚干、海帶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
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鄭婉苓指出,高鈣食物中以乳製品最易取得,一杯牛奶(240c.c.)就有240毫克的鈣質,每天早晚一杯牛奶,就能滿足一天將近50%的鈣需求。而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選擇優酪乳、優格或起士取代,除了乳製品之外,黑芝麻、小魚干、海帶等天然食物,也都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黑芝麻8公克約2茶匙,含有116毫克的鈣質,小魚干10公克約免洗湯匙兩匙,就含有221毫克鈣質。並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甜椒、青花菜、芭樂、奇異果,可促進鈣質的吸收。
 
此外,維生素D除促進鈣質吸收也能協調鈣磷平衡,維護骨骼功能。曬太陽是最簡單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每天日曬15分鐘,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濃度的維持。鄭婉苓建議適度日曬再加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乾香菇、秋刀魚、蛋黃等都是獲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 

負重運動增加肌力及骨密 拿鐵雖加牛奶但鈣質吸收有限
鄭婉苓提醒,攝取優質蛋白質能幫助建構肌肉,雞蛋、豆腐、肉類都不可缺少,並且搭配負重運動,如跳繩、慢跑,增加肌力強度與骨質密度,可預防肌少症減少跌倒及骨折的風險。提醒拿鐵咖啡雖加了牛奶,但牛奶中的鈣質會與咖啡所含的草酸結合,進而排出體外,降低鈣質吸收,建議可先喝黑咖啡,至少間隔半小時後,再喝牛奶,才能真正補到鈣,但要避免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才能保有好骨本,擁有好骨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25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2019年9月至英國就學,今年3月28日返台,雖然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無症狀,但在集中檢疫所進行專案採檢時檢出陽性。目前同班機接觸者26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AZ疫苗開打已經一周了,最新統計,符合接種資格的第一線醫事人員陸續已接種達1萬891人,不過,全台唯獨連江縣的開打人數還是「0」,一路掛蛋,究竟發生什麼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0)日透露有可能是當地湊不齊「一瓶疫苗打十人份」的基本開打人數所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記憶變差、雙腳麻痛竟是得癌症!29歲邱小姐因全身抽蓄送急診,抽蓄停止後,目光呆滯,表情漠然,家屬表示一個月前人還好好的,工作也正常,下班與同事一起出去玩,但逐漸像中邪似的,先是記憶力變差,忘東忘西,無法工作,接著在家喃喃自語,不太理人,帶她去收驚也沒變好。另一名6...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署今(30)日公布最新2019年醫療院所財報,符合公開財報門檻的223家醫療院所中,有194家都賺錢,整體收支有結餘,其中又以林口長庚最賺,不過看到國內賺錢醫院排名,基層醫護人員卻是大喊「無感!」,醫改團體更是要求衛福部應加速修法規定醫院總收入應有一定比例提撥於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