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日爆24例今年第3高!20人全來自印尼 陳時中「禁印尼移工2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冬專案明才上路,但境外移入疫情已早一步飆上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天公布一口氣新增2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創下時隔8個月,自3月以來今年單日確診人數第3高紀錄。而這24例中有20人為印尼移工,指揮中心也宣布12月4日起全面暫停引進印尼籍移工來台工作2周。

正因為印尼境外移入個案爆增,成為秋冬迄今最大宗,讓原本固定每周三才主持疫情記者會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不得不緊急出面,親自出面宣布新措施。

陳時中表示,新增2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移入國家分別為印尼20例(案653、案655至668、案672至676)、美國2例(案670、案671)、英國(案654)及菲律賓(案669)各1例。

陳時中指出,今日新增的20例印尼境外移入個案均為印尼籍移工,分別為17女3男,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入境日介於11月20日至11月27日。是因為近期印尼境外移入個案遽增,指揮中心才在11月27日特別針對集中檢疫場所的印尼籍移工進行全面性採檢,共計採檢939人,其中916人陰性、23人陽性,有3人已於昨日公布,20人今日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20名印尼移工,僅案674於11月29日出現喉嚨不適症狀,其餘19人入境迄今均無症狀。

陳時中強調,從相關疫情監控可以看到印尼目前的防疫沒有做得很完善,且來台的印尼籍移工所持陰性檢驗報告,明顯跟現實狀況不一致「跟事實有落差」,這才讓指揮中心決定嚴加管制,由於12月1日秋冬專案將上路,預估將有大量國人返台,為顧及國內醫療量能,必須有所防備,因此12月4日起全面暫停引進印尼籍移工來台工作2周,視後續情況再來決定是否延長禁令。

另外,案654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去年9月至英國就學,今年11月7日起陸續出現流鼻水、發燒及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未在英國當地就醫,11月11日於當地採檢,並於11月13日確診;個案11月27日返國,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症狀,於機場採檢,並於今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中。

案669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2015年6月自台灣出境,今年11月16日於菲律賓當地出現咳嗽、頭痛等症狀,僅自行服藥未就醫,因通緝到案,於11月27日自菲律賓遣送返台,入境時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11月28日進行二採,於今日確診;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27人,其中11人為同班機前後二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16人為入境後及就醫接觸者,其中1人因未著防護裝備,列居家隔離,其餘15人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案670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去年8月至美國就學,今年11月22日返國,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11月24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及嗅味覺異常症狀,11月27日通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中。

案671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美國(前次自台灣出境日期為今年7月),11月20日返國,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11月26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咳嗽及流鼻水症狀,11月27日通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因個案發病前2日已在居家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須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75例確診,分別為58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65人解除隔離、103人住院隔離中。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性侵害通報近千件! 撩妹「霸氣壁咚、無預警熊抱」也是性暴力

存活率不到5%的胰臟癌! 國衛院找到「有效、低毒」化療救命配方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張家綺醫師、shutterstock 不論是平常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痠痛,或是因為天氣驟變導致的疼痛不適,都讓人特別難受,生活也大受影響,尤其腰痠背痛,常常突如其來的發生,感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難道真的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嗎?   放鬆下背肌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

閱讀詳情 »

當膝關節軟骨嚴重磨損、行走時疼痛不已,且保守治療效果有限時,即可評估採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來改善問題。然而,長庚骨科高逢駿醫師提醒,以人工膝關節手術來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只是治療的一部份,但術後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才能改善沾黏與相關併發症!  人工膝關節是一種金屬與高密度塑膠材質製成的,用以取代原本已...

閱讀詳情 »

【台北訊】癌症蟬聯34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癌症治療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知識。《公視主題之夜》節目在5月12日週五晚間十時播出紀錄片《抗癌新紀元》(Cancer: The New Trail Blazers),深入探討一條曾被忽視多年的取徑:新陳代謝,來重新思考癌症治療的可能。映後,該節目邀請投...

閱讀詳情 »

天氣漸漸轉熱,加上台灣潮濕的氣候型態,讓許多小病患因皮膚紅疹而上門求助皮膚科。禾馨醫療皮膚科蔡昌霖醫師表示,高溫、潮濕的環境最容易讓皮膚出現熱疹,也就是俗稱的痱子,因此,想要改善熱疹問題,最重要就是要保持皮膚乾爽,避免高溫、保持室內溫度涼爽,並且視天候增減衣物、大量流汗後要勤換衣物,若症狀加劇時應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