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能趴睡導致血氧不足 肥胖和啤酒肚阻礙新冠重症治療

不能趴睡導致血氧不足 肥胖和啤酒肚阻礙新冠重症治療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王先生,52歲男性,於今年5月底因新冠肺炎進入醫院肺炎病房治療。他的身高為175公分,體重為70公斤,一度隨時準備插管治療,但入院後請他開始採取「俯臥姿勢通氣(prone position)」,盡量在床上「趴著休息」,血氧立刻有大幅度地改善,不但免除插管痛苦,在經過治療之後順利出院。


無法趴睡血氧濃度不足 插管治療住加護病房兩周才歷劫重生


李先生,47歲男性,於同期入住新冠肺炎病房。他的身高為171公分,體重為92公斤,入院後醫護人員一樣鼓勵多多在床上趴著休息,但他自述因為有「啤酒肚」,所以無法趴睡,最後因為血氧濃度不足而插管治療,接受了近兩周的加護病房治療才歷劫重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表示,前述兩位病人的年紀與病程相仿,入院後氧氣需求濃度也都到達最高,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兩位病人是否進入重症治療?


病人能不能趴睡? 俯躺增加病人血氧量是重症治療關鍵


王舜禾說明,「俯臥姿勢通氣」是對於高需求氧氣的肺炎病人常會建議的1種治療方式,在床上病人從「仰躺」姿勢調整後「俯躺」後,可以增加肺活量,並有機會使得因為發炎浸潤而塌陷的肺泡重新打開。只需要請病人趴著休息,病人的血氧濃度常常就可以得到戲劇性的改善,是治療新冠肺炎中重度病人1項非常強而有力的武器。


但如果病人有肥胖問題,就有可能在俯躺時因為腹部體積太大反而造成胸腔與腹腔的壓迫,使得病人更不舒服,因而無法長時間俯躺趴睡。在臨床觀察上,能夠趴睡的病人比起無法趴睡的病人,治療後的預後相對較好。也因此,在今年年中疫情爆發期間,肺炎病房的醫師通常第一眼看到病人時,心中就在評估病人:「能不能趴睡?」


啤酒肚是隱形危機 肥胖成新冠肺炎的風險因子


王舜禾說道,李先生的脂肪堆積在內臟與其四周,造成大腹便便,也是中年男性常戲稱的「啤酒肚」。這容易導致高血糖、高血脂與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高血糖會使得身體免疫力下降及新冠病人的死亡率上升,而長期高血壓則是會使得心血管功能減弱,因此高血糖與高血壓一直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因子。


由以上的原因來看,「肥胖」的確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風險因子,而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與飲食習慣問題,長時間下來容易造成體重過重與體型過胖,因此平時在門診,在初步排除一些內分泌疾病後,醫師通常會請減重病人在生活上做以下幾點的調整:


1.在紙上記錄1周內每天24小時所吃的所有食物。
2.盡量在晚上8點後不吃食物與記得吃早餐。
3.三餐吃七八分飽,不要挨餓,盡量避免吃點心。
4.在能身體與心理承受的狀況下,規律地運動。


王舜禾最後強調,對於新冠肺炎重症,「肥胖」是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而肥胖的產生主要來自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時光是生活型態的改變,就會帶來非常顯著的減重效果;此外,如果病人有過度肥胖,或是有內分泌疾病相關病史,則建議進一步由醫師評估採取相關的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小男孩樂團米非為新專輯宣傳 擬定肌膚修復計畫顧形象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如果你的健康檢查出現血尿,可別輕忽!因為血尿的產生,所涉及的器官包括腎臟、輸尿管、尿道、攝護腺、膀胱等泌尿系統,務必是進一步做詳細的檢查。就有一名60歲婦人,因為血尿長達2年,做了好多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輸尿管上皮癌,所幸及早發現,經由切除後,目前已痊癒。2年來檢查結果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帛琉衛生部長羅伯茲(Hon. Emais Roberts),在世界衛生大會力挺台灣,與中國、古巴代表辯論,訪台期間特別到新光醫院參訪,除了探視住院中轉診病患,並肯定醫療團隊外交貢獻與成果。照顧帛琉人民健康 感謝台灣醫療羅伯茲部長指出,新光醫院醫護團隊走入帛琉各角落,建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骨質疏鬆症是隱形殺手,多數人以為補鈣就能預防;事實上,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能夠加強鈣質吸收儲存,讓補鈣事半功倍,同時還可減少許多疾病的發生。 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及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也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荷爾蒙。根據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恐造成全身性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仍然有些年輕人因為膝蓋曾經受過傷,以致容易提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而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得要好好保養關節,平常應該要積極運動,維持肌力,也能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傷害。有人30幾歲就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台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