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不良習慣多!年輕人也會「坐骨神經痛」!醫生說「這種運動」超重要~不動可是會更糟的...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良習慣多!年輕人也會「坐骨神經痛」!醫生說「這種運動」超重要~不動可是會更糟的...

坐骨神經是一條位於下肢的大神經,經由臀部與大腿後側,並在膝關節的後方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而一般人俗稱的「坐骨神經痛」,即為順著坐骨神經走向延伸下來的疼痛,患者往往會有腰痛、相關部位疼痛、灼痛、鈍痛的感覺,有時候不適感甚至會延伸到小腿部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有些人以為,坐骨神經痛是年長者專有的疾病,其實年長者罹患的原因,多半是由於退化所引起;反觀年輕人卻常常因坐姿不正確、或者各種不良習慣,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機會,不可輕忽!

 

姿勢正確 避免傷害發生

不良習慣多!年輕人也會「坐骨神經痛」!醫生說「這種運動」超重要~不動可是會更糟的...

徐瑋璟醫師指出,坐骨神經痛很有可能是因為本身職業,或個人習慣姿勢所造成,當有不舒服的情況出現時,先仔細回想是否有哪些不良的習慣性動作,促使疼痛發生。

例如每天負重大的搬運工人,長時間腰椎承受較大的壓力,需要一直彎腰,發生坐骨神經痛的機率就比一般人高。例如在刷牙洗臉時,直接彎腰會造成腰部負擔,可以放一張矮凳,一腳跨在矮凳上,前傾身體,可以改善直接彎腰造成的不適和負擔。平常應避免直接彎腰搬東西,而應先蹲下再將物品搬起,即可減緩痠痛與疼痛發生機會。(如長期搬重物的工人,應善用此種方式,來避免腰椎受傷。)

 

成因有很多種

不良習慣多!年輕人也會「坐骨神經痛」!醫生說「這種運動」超重要~不動可是會更糟的...

徐瑋璟醫師說明,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椎間盤突出、骨刺、梨狀肌症候群等等病徵。簡單來說,只要神經的路徑上,被病灶擠壓刺激,皆會造成疼痛。

以椎間盤突出為例,便是由於內部的「核質」與外部的「外環」,因不當的外力或患者本身功能退化而導致突出,進而壓迫到神經根,促成肢體(上下肢皆有可能,要看病灶在頸椎或是腰薦椎)的麻痺與疼痛;通常椎間盤突出只會壓迫一側的神經,但想要追溯出真正的問題,仍建議至門診求診為宜。

 

核心肌群訓練很重要

不良習慣多!年輕人也會「坐骨神經痛」!醫生說「這種運動」超重要~不動可是會更糟的...

另外,大部分罹患坐骨神經痛的人,因為怕疼痛發作,反而變得不敢運動。徐瑋璟醫師強調,這是一個絕對錯誤的想法,不動反而會使不適症狀變得更嚴重。

經由復健科所提供的熱療與電療,可以減緩疼痛等症狀,同時也會針對病人的狀況,評估是否需要開刀。此外,不適緩解後,醫療團隊也會安排核心肌群的訓練,並指導患者在家就可操作的簡單運動,復健期間千萬不能懈怠,才可以預防疼痛捲土重來。

 

【延伸閱讀】

頭皮雪花飄,當心脂漏性皮膚炎                                                               

冬季泡湯,越溫暖越糟糕的6種體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寶寶胖嘟嘟才可愛!這是多數父母及家中長輩常見的觀念,然而醫師指出,虛胖的寶寶外型圓潤,但肉摸起來卻軟軟的、不夠結實,原因就在於體內脂肪含量過高,長期下來,很有可能成為日後罹患糖尿病的禍根。美國研究發現,喝母乳的寶寶可減少三倍以上的過胖風險,有較好的體重及體脂表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5歲的黃先生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近一個月來覺得全身無力、疲勞,因此到醫院就診。經醫師問診了解,雖然患者本身沒有BC肝炎病史,但由於常工作超過12小時,導致飲食及作息不正常,加上常外食、抽菸、喝酒,不僅體重過重,抽血報告顯示其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皆偏高,同時超音波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時序已來到春天,正是天氣不穩定、日夜溫差大,忽冷忽熱外加潮濕,容易引發過敏及氣喘,也是流行性感冒高峰期,中醫師指出,順應時節做好養生保健,仍可以樂享活力春天。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中醫科康鍾禧醫師說明,中醫養生講究時令季節,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養生要訣,例如立春以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日氣候忽冷忽熱,正是腦出血(俗稱出血性中風)的好發期。以往大家對中風病人的印象,多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但近日卻有名30歲青年,無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病史,某日突然自覺左側無力入急診,經腦部電腦斷層檢驗後診斷為右側的腦內出血,幸發現的早,在緊急處理治療後,現已出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