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要妖魔化「無痛分娩」 醫:一入院就可以打

不要妖魔化「無痛分娩」 醫:一入院就可以打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今年上半年死亡比出生人數多近9千人,台灣首次出現人口負成長,不僅養育孩子經濟壓力大有影響,連第一關生孩子的疼痛都令人卻步。新光醫院婦產科蕭國明醫師說:「醫師沒辦法幫忙養孩子,但是可以讓生產不用這麼痛苦,不要害怕生孩子!」

無痛分娩很必要 陣痛、傷口痛都可避免

懷孕生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產痛是很劇烈,而且漸進地、越來越密集的痛,有產婦形容就像是被卡車輾過,還有寶寶通過陰道的擴張撕裂痛,一直要到胎盤娩出、會陰部傷口縫合才算結束。蕭國明醫師表示,生小孩也不一定要那麼慘痛,無痛生產已成為一必要過程,應從入院待產至生產完及產後疼痛,包括傷口復原的疼痛、子宮收縮復原的產後痛、餵母乳時宮縮的痛都可以避免。

不影響胎兒和產程 也不會腰痛或增加剖腹機率

無痛分娩滿意度高達九成五,幾乎所有的產婦都認為是必要花費,麻醉科葉昱伶醫師分享,通常麻醉醫師會在腰椎間施行硬脊膜外麻醉,此處是陣痛感覺神經經過的地方,不會影響神經更不會造成腰痛,且藥物安全不會影響胎兒,臨床上也沒有延長產程或增加剖腹機率一事。但她也提醒,有少部分者會出現暫時性發抖、噁心及低血壓,但在麻醉科醫師在場的情況下都可以即時處理。

平均疼痛13小時 劇痛反而延長產程

蕭國明醫師說明,產婦平均疼痛的時程是13小時,疼痛加上焦慮和壓力,會引起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使子宮血流量降低,反而延長產程;長時間的疼痛會使肌肉緊繃,造成生產時體力不支。無痛分娩不僅可減少產婦的心理壓力,還可以增加順產的機率,不會因過度疼痛導致剖腹。

一入院即可上無痛 安裝後再催生也可以

以往都會等到子宮頸開到1-2指才上無痛,蕭國明醫師說,只要產婦覺得有需要就可以打,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早在2005年的研究已顯示,在開2指前就給予止痛針或無痛分娩,能有效減輕疼痛,嬰兒出生的情況較好,產程也較短。只要有產兆入院即可安裝無痛分娩,也可以安裝完才開始催生。希望媽媽們都可以優雅分娩,不要害怕生產,挽救低迷的出生率。

【延伸閱讀】

肌力美學再創造 告別肌肉鬆弛,緊實不費力!

一線使用免疫療法加化療 活化免疫系統成晚期肺癌治療利器

定存績優「骨」 該從何時開始做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年前,林先生41歲,剛任職國小老師三年。某日,他在學校爬上高梯裝燈泡,在下邊幫忙扶梯子的主任納悶:梯子怎麼抖得這麼厲害?這才發現,原來林先生腳抖得超嚴重。 但那其實不是他第一次出狀況,林先生說,自己從小只要一緊張,右手就會發抖。求學期間遇到解剖青蛙、寫書法,都曾經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在對抗青春痘與粉刺時,常會擦「酸類」處理,尤其「杜鵑花酸」更是皮膚科最廣為使用的外用藥品。杜鵑花酸是什麼?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來為大家說明。 杜鵑花酸多效果 藥品也是化粧品 吳姵萱副教授指出,杜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3歲許小姐,工作需長時間盯著電腦表單,一整天下來眼睛常覺得很乾澀,因此下班後會滴人工淚液來緩解,但最近除了眼睛痠澀外,還會伴隨眼皮跳動、眼角肌肉抽動,也常覺得肩頸僵硬,轉動時甚至有聲音出現,因擔心是否為中風或顏面神經麻痺之類疾病的前兆,求診神經內科檢查顯示無明顯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考量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自即日起放寬有就醫或採檢需求之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之交通運送方式,以保障病人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