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降級了!陳時中宣布「11/16-11/29」維持二級警級 相關規定快看這裡

不降級了!陳時中宣布「11 16-11 29」維持二級警級 相關規定快看這裡

不降級了!陳時中宣布「11 16-11 29」維持二級警級 相關規定快看這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二級警戒再延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11月16日至11月29日仍將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本土連續加零,本土疫情也持續趨緩,但境外移入個案有在增加,所以決定維持二級警戒下去。

指揮中心宣布調整或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

一、維持現行戴口罩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得免戴口罩:

(一)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
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
3.單人或多人進行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
4.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5.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6.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二)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三)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維持應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三、11/16起有陪侍服務之合法休閒娛樂場所,符合下列防疫措施者,得開放營業:

(一)符合共通性原則:實聯制、量體溫、除飲食等例外情形外,全程戴口罩、從業人員健康監測、良好通風、充足清消設備、每日至少2次環境/物品清消等。

(二)從業人員之接種篩檢
1.均應至少接種1劑疫苗滿14天。
2.首次服務前應提供 3 日內的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

(三)提出申請並經地方政府核准
提供餐飲、民俗調理、美容美體、視聽歌唱等服務或營業項目者,須另依相關指引辦理。

(四)復業後管理
1.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
2.完整接種2劑疫苗滿14天之從業人員,則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
3.顧客進場應提供至少接種1劑疫苗證明,且滿14天之證明。

指揮中心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適度放寬管制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解決要命心房顫動「這一刺」最關鍵 台大醫院用新技術大降輻射量、併發症

8旬老翁一夕變「凸眼」 竟是3.3公分巨大腫瘤躲在眼球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民視《醫學大聯盟》本集將探討七成台灣民眾都有的關節疼痛問題,邀請到梁佑南、方琦、黃鐙輝以及李又汝,以分組答題競賽方式進行!主持人白家綺詢問運動醫學科主任吳家麟醫師,民眾是否有能在家自我檢視的方式? 吳家麟醫生更用心的引領全場帶大家自我檢視是否有50肩的疑慮,黃鐙輝深怕自己手臂無法上舉,「偷吃步」沒按...

閱讀詳情 »

對於懷孕未達足月卻出現早產跡象時,通常會建議安胎以避免胎兒過早出生;但是,準媽媽們在什麼情況下就需要安胎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若是未達生產週數,卻自覺子宮開始規律收縮、感覺胎兒往下推擠使得骨盆受壓迫、陰道分泌物異常或出血、腰腹背部鈍痛或痠痛時,且即便休息也無法緩解時,建議孕婦應儘速就診...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16)日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第38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進一步揭露十大要命癌症則發現,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0年排名前2名,衛福部長期觀察也指出,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但胃癌則排...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依舊最要台灣人的命!衛生福利部今(16)日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惡性腫瘤)一樣居冠,連續第38年高居國人死因的第一名,去年被癌症奪命有5萬232人(前一年4萬8784人),再創下新高,占所有死亡人數2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