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癌症死亡時鐘快轉「10分27秒奪一命」 罹這4癌死亡年齡最早夭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16)日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第38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進一步揭露十大要命癌症則發現,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0年排名前2名,衛福部長期觀察也指出,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但胃癌則排名往後。而又以乳癌、口腔癌、食道癌與卵巢癌的死亡年齡中位數低於所有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口腔癌僅60歲,食道癌與卵巢癌亦僅61歲。

最新十大癌症死亡率,則依序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順位中胰臟癌、胃癌互調,卵巢癌取代子宮頸癌。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表示,2019年的癌症死亡人數達5萬232人,較前一年增加906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12.9人,上升1.8%,換句話說,每天有138人因為癌症喪命,癌症死亡時鐘快轉至10分27秒,足足比前一年的10分39秒,快轉了12秒之多。

不過,整體來說,李秋嬿強調,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口121.3人,反較前一年下降1.4%。而癌症死亡人數、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的長期趨勢與全體死因的趨勢相同,最主要還是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

李秋嬿指出,癌症死亡人數多集中於55歲以上的族群,占比高達8成5,而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以65到74歲、85歲以上最多。且若就年齡層觀察,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男性攝護腺癌、胃癌

如果以性別來觀察,李秋嬿說,男、女性的第一大癌症死因均為肺癌,男性第2與第3順位癌症死因為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結腸直腸癌與乳癌,十大癌症死因中男、女性死亡率差距較大者則為口腔癌。

李秋嬿提醒,防癌了得從良好生活型態下手,更要懂得利用國健署提供的糞便潛血、口腔黏膜、乳房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四癌篩檢,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防治政策。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連38年居首、死亡人數創新高 肺癌奪命最凶狠

夫婦孟加拉當地就確診「妻不符規定返台」 指揮中心暫不開罰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2年前,74歲的黃女士陪孫女一起玩,用手遮住自己的左眼時大驚失色,因為右眼一片漆黑,竟然什麼都看不見。經轉診至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後,黃子倫醫師推測阿嬤的視神經出了問題,透過磁振造影檢查,確診1顆腦膜瘤緊緊裹住黃女士右眼視神經位於眼窩的1段,導致其視神經功能受到影響。 黃子倫指出,視神經鞘腦膜瘤是非...

閱讀詳情 »

58歲的王阿嬤樂觀開朗,喜歡跟著鄰居好友一起唱歌、運動,搭乘遊覽車進香參拜。不過,最近1、2年卻成了宅嬤,不想外出,因為好幾次嚴重氣喘發作,咳嗽、喘不過氣及呼吸困難,1年內因此掛了4次急診,甚至一度住進加護病房。 加上最近天氣溫差變化大、空氣品質較差,王阿嬤至附近菜市場買菜時,光吸到汽機車排氣空汙...

閱讀詳情 »

晚睡的人該注意了,現在澳洲有項研究認為,習慣晚睡的夜貓族和早睡早起的人比起來,反應會比較遲鈍,且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白天的時候更容易疲倦,研究刊登在《睡眠雜誌》(sleep)。 澳洲蒙納士認知與臨床神經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說明,團隊對夜貓族和早睡早起的人,都做了能力測驗和調查問卷,研究早上8點到晚上8...

閱讀詳情 »

30歲蔡小姐上班時必須緊盯電腦螢幕,最近同事覺得她怪怪的,常拿著軟布、清潔液整理螢幕,原來她認為電腦螢幕上常有不少黑點,應該是螢幕髒髒的,沒擦乾淨,但同事幫著找髒點,卻沒發現異狀,建議她至眼科就醫。 蔡小姐擔心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經檢查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日後可能因為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