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癌症死亡時鐘快轉「10分27秒奪一命」 罹這4癌死亡年齡最早夭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16)日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第38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進一步揭露十大要命癌症則發現,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0年排名前2名,衛福部長期觀察也指出,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但胃癌則排名往後。而又以乳癌、口腔癌、食道癌與卵巢癌的死亡年齡中位數低於所有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口腔癌僅60歲,食道癌與卵巢癌亦僅61歲。

最新十大癌症死亡率,則依序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口腔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順位中胰臟癌、胃癌互調,卵巢癌取代子宮頸癌。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表示,2019年的癌症死亡人數達5萬232人,較前一年增加906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12.9人,上升1.8%,換句話說,每天有138人因為癌症喪命,癌症死亡時鐘快轉至10分27秒,足足比前一年的10分39秒,快轉了12秒之多。

不過,整體來說,李秋嬿強調,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口121.3人,反較前一年下降1.4%。而癌症死亡人數、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的長期趨勢與全體死因的趨勢相同,最主要還是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

李秋嬿指出,癌症死亡人數多集中於55歲以上的族群,占比高達8成5,而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以65到74歲、85歲以上最多。且若就年齡層觀察,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男性攝護腺癌、胃癌

如果以性別來觀察,李秋嬿說,男、女性的第一大癌症死因均為肺癌,男性第2與第3順位癌症死因為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結腸直腸癌與乳癌,十大癌症死因中男、女性死亡率差距較大者則為口腔癌。

李秋嬿提醒,防癌了得從良好生活型態下手,更要懂得利用國健署提供的糞便潛血、口腔黏膜、乳房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四癌篩檢,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防治政策。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十大死因!癌症連38年居首、死亡人數創新高 肺癌奪命最凶狠

夫婦孟加拉當地就確診「妻不符規定返台」 指揮中心暫不開罰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潛艦士官退伍暈眩,登陸不適病搞鬼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

閱讀詳情 »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節氣轉變老是感到昏昏沉沉、全身沒勁嗎?台中市一名從事業務工作的許先生,近來總是感覺睡不飽,精神差,工作效率低落,還一度在重要會議中恍神遭到主管責罵,中醫師提醒,這可能是「春困」上身。 台中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陳暐棣表示,節氣從過年後進到春分,季風開始轉變,氣溫也逐步上升,這時候...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又出現「逆時中」言論,此次甚至是死亡威脅,網路流傳截圖,有陸生竟在陸生私人群組內放話「要把刀架在陳時中脖子上」,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強調,警方一定會處理,一句話「所有人的人身安全都應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受到保護」。 有網友近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各大觀光景點湧現人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早上緊急召開記者會發布新措施!要求民眾若在連假期間曾至人潮擁擠的地方活動,請自主健康管理14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務必配戴口罩,儘可能在家上班;且如果有身體不適請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