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肩膀痛了半年,竟然不是發炎?而是「這種病」!太可怕...肩膀疼痛者必須注意!

肩膀痛了半年,竟然不是發炎?而是「這種病」!太可怕...肩膀疼痛者必須注意!

 

(翻攝自萬花鏡 wordpress,下同)

肩膀痛了半年,竟然不是發炎?而是「這種病」!太可怕...肩膀疼痛者必須注意!

肩背有拉扯般的疼痛感,以為是肩周炎,等著自癒,半年過去了,疼痛不斷加劇,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胰腺壞了。前兩天,姚女士拿到診斷報告時覺得不可思議,她說,自己除了肩背疼和腸胃差外,沒有其它不適反應。

半年前,姚女士開始覺得肩膀隱隱作痛,因為年逾50歲,她判斷自己患上了「五十肩」。聽人建議後,姚女士開始常常伸胳膊、拉吊環、甩手臂鍛煉,希望能緩解肩周炎的症狀。可是一段時間之後,她卻覺得肩痛愈發嚴重,背部也有種牽扯般的疼痛感。尤其是晚上,躺在床上,疼痛加倍,折磨的姚女士難以入睡。

之後,姚女士頻繁求醫,換了兩家醫院,做了多項檢查,終於找到害她肩背疼痛的「元兇」——胰腺癌。

肩膀痛了半年,竟然不是發炎?而是「這種病」!太可怕...肩膀疼痛者必須注意!

「怎麼可能呢,我平時身體挺好的,除了肩背疼,最近小便有點黃,也沒別的大毛病啊。」得知診斷結果,姚女士覺得不能理解。

不過,在醫生的引導下,姚女士又回憶起身體的一些異狀,「前兩年得過反流性胃炎,人也瘦了好幾斤。年初起腸胃不太好,有時嘔吐、腹瀉。 」醫生說,這些症狀已經在提示姚女士胰腺壞了。

肩膀痛了半年,竟然不是發炎?而是「這種病」!太可怕...肩膀疼痛者必須注意!

胰腺疾病不容易發現,如果能早點注意到發病信號,對治療很有幫助。他介紹,現代人的飲食結構中,肉、蛋、奶和精細食物增多,蔬菜、粗糧減少,再加上抽煙、喝酒、吃燒烤等不良習慣,導致胰腺疾病的發病率增多,且逐漸年輕化。以前,胰腺癌患者基本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人,而現在,30多歲的患者也時而可見。

類似姚女士這樣,因為肩背疼查出其它疾病的患者不算少,他提醒,天氣轉冷,肩背疼痛的患者也多了起來,然而肩背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或是頸椎病,它可能提示其它疾病:

1

如果感覺到了肩周炎的典型症狀:肩膀疼痛、關節活動受限,但同時還有低熱、盜汗、乏力、臉色蒼白、消瘦等症狀,要提防肩關節結核。

2

肩部腫瘤也會引起肩痛、肩臂活動功能障礙,如果覺得肩痛逐漸加重、疼痛部位擴大,可別再“惦記”肩周炎,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

3

多數膽囊炎的首發症狀是背疼,或是右肩、右肩胛下隱痛。要還有噁心、腹脹、反酸、胃部灼燒感等消化不良症狀,別忘了去醫院做個彩超檢查一下膽囊。

肩膀痛了半年,竟然不是發炎?而是「這種病」!太可怕...肩膀疼痛者必須注意!

4

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突然覺得背疼,或是前胸、腹部疼痛難忍,像是身體被刀割或是撕裂了似的,有可能是主動脈夾層,一定要盡快就醫。如果搶救不及時,約四成患者可能會在24小時內死亡。

5

心絞痛、心肌梗死,也會放射至後背、左肩等部位,冠心病患者要是突然覺得肩背疼要小心。

via-萬花鏡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剛過完農曆年沒多久,因為大魚大肉、零食一口接一口,加上近來天氣忽晴忽雨,運動情形不理想,不少人都發現體重增加了,但這個時間點除了關心如何減重之外,國健署提醒,同時也須要留意代謝症候群悄悄上身。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代謝症候群的5項危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肝癌名列台灣人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但可別以為只要躲過了B、C型肝炎就能躲過肝癌的威脅!原來國健署分析最新癌症登記資料發現,約有2成的肝癌患者,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得靠「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能遠離脂肪肝。 根據2020年衛...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US.CDC 肥胖這個議題以往總是關注在成人上,但隨著飲食西化、取得方便的含糖飲料及外食比例增加,學童的肥胖情形已是越來越高。美國CDC說到,超重或肥胖的兒童,罹患哮喘、睡眠呼吸暫停、骨骼肌肉、第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均比正常體位的兒童更高。肥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7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個案及65例境外移入(3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6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