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B、C肝就能躲過肝癌? 台灣2成肝癌因為「它」!懂3招才能遠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肝癌名列台灣人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但可別以為只要躲過了B、C型肝炎就能躲過肝癌的威脅!原來國健署分析最新癌症登記資料發現,約有2成的肝癌患者,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得靠「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能遠離脂肪肝。

根據202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萬1737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3964人,肝癌則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另外,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8成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肝炎者只要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就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但還是約有2成的肝癌患者,並非罹患B、C肝炎惹禍,而是由脂肪性肝炎等所引起。

在台灣,非B、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就點出須特別注意的風險因子,包含:脂肪肝、糖尿病與三酸甘油脂過高,只要有2個以上的風險因子,就得特別留意自身健康及維持健康體位。

林莉茹說,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尤其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像是喜好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除了體重過重之外,國健署強調,脂肪肝的形成與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脂肪肝雖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可以藉由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減輕脂肪肝;均衡飲食加上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就有機會向脂肪肝說再見。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人新罹癌一年增加破5千人 病急別亂投醫!62醫院治癌獲認證

白內障怕開刀「選擇拖」 頭痛欲裂、噁心嘔吐送醫才知事情大條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愛滋病檢查,從病毒的傳染途徑下手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

閱讀詳情 »

 會遺傳的暈眩-原發性陣發性運動失調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距離洗腎的最後一哩路,千萬不能忽略三高威脅!你知道嗎,根據國健署公布的統計顯示,國內洗腎病人在接受透析前1年罹患的疾病當中,惡名昭彰的前3名就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而其中患有糖尿病者更占了4成7。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預...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成為矚目焦點,但是病毒何其多,隨著天氣轉熱、氣溫升高,腸病毒便會蠢蠢欲動,依照疾病管制署2020年3月4 日截止,國內已有零星個案,有11例腸病毒71型輕症、5例腸病毒71型重症(註1),到了5、6月會成為另一波流行病高峰期,必須嚴加防範,雖然5歲以下幼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