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物掉地五秒撿起沒細菌???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annca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還記得過去的網路新聞,據稱[食物落地五秒內撿起來沒有細菌]嗎?

紐澤西州Rutgers大學的食物微生物教授唐納(Donald W. Schaffner)研究的結果可不是這樣。他作了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只要食物掉到地上,不論地上多乾淨,或人多快就從地上撿起食物,食物上面一定仍沾染了細菌。
食物掉地五秒撿起沒細菌
這起爭論最早源自2014年英國奧斯頓大學生活健康科學系(A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 in England)的研究。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說食物不小心落到地面時,只要在[幾秒鐘]內撿起就比較不會沾染到細菌,因此才會有之後[食物落地五秒內撿起來仍乾淨]的傳言。這傳聞引起了公共衛生的問題,也引起更多學者的檢驗。依據疾病管理局(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的統計,在32項食物中毒的原因中,吃下沾滿細菌的食物是最常見的。

唐納教授測試了四種表面─不鏽鋼、瓷器、木頭以及地毯,也測試了四種不同的食物—切片西瓜、麵包、沾滿奶油的麵包以及草莓軟糖。他們把這四種食物從十三公分左右的高度落在佈滿沙門氏菌的不同表面,並在不同時間內撿起食物。它們結合了不同的時間、不同食物、不同表面,總共得到2560起的數據。結果發現,在越短時間內撿起食物,食物上的細菌的確比較少,不過還是有細菌,顯示細菌是立即馬上污染食物的。實驗結果又發現,相較於其他三種表面,地毯是最不容易傳遞細菌的(不鏽鋼及瓷磚最容易傳遞細菌)。更甚者,食物在地上的時間長短似乎是細菌多寡的關鍵。不過西瓜,因為潮濕的關係,是最容易受到細菌感染的食物,草莓軟糖則是最不容易沾染細菌的。

不過儘管如此,唐納教授還是表示他也吃掉在地上的食物。不過他說他絕不會吃掉在地上的西瓜,就算地板再乾淨他也一定把它丟廚餘桶。

無論如何,唐納教授的研究給了網路傳聞一項較有科學檢驗的說法。但會有[五秒定律]這類傳言,也顯示人們不喜歡求證,只喜歡根據有限的知識,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方案的習性。

參考資料:
‘Five-Second Rule’ for Food on Floor Is Untrue, Study Finds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文/塔瑪拉.杜克.費蔓】 便祕的情形有很多種,因此對醫師敘述徵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盡量說清楚。有些人的便祕是上廁所的時間很長,有些人總覺得沒有解乾淨。也可能是糞便的形狀,花很長時間擠出來的很長很硬,也有歷盡困難排出的是小顆粒狀,如兔子屎。有些可能是在排便的週期上,如果一週低於三次就屬於便祕了...

閱讀詳情 »

▲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法倫氏檢查(Phalen test)。(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時間握滑鼠、滑手機,感覺手麻,懷疑自己是腕隧道症候群?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提供簡單方法自我檢查,只要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持續1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

閱讀詳情 »

▲林口長庚醫院成為台灣首家通過HIMSS EMRAM七級電子病歷國際認證機構。(照/林口長庚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灣第一家通過HIMSS EMRAM七級電子病歷國際認證機構,由林口長庚醫院率先達陣,林口長庚強調,在醫療資訊化建設與國際標準接軌之後,未來在醫療照護流程當中,將能夠...

閱讀詳情 »

▲不接觸腫瘤的包圍式燒灼方法可提供肝腫瘤根除性治療機會。(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拼事業拼過頭當心還沒發大財,肝臟先受不了!65歲的黃先生有B型肝炎,從年輕時為了拚事業,常常加班到半夜,還得跟客戶應酬拚酒,不但2次爆發急性肝炎,每年健檢肝指數更是紅字,長期追蹤發現肝臟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