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醫療的進步下,讓許多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除了加馬刀,可以在不需要任何開顱手術的情況下,能使腫瘤縮小;這回,將介紹同樣以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為名的「電腦刀」,兩者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全身性腫瘤皆可用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三軍總醫院電腦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中心主任黃文彥指出,電腦刀是一種X光高能量的放射線,含有600萬伏特的直線加速器,可精準地集中射線,投射於體內腫瘤病灶的位置,破壞癌細胞,使其DNA斷裂,達到治療的效果。

經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及衛服部食藥署核准,證實電腦刀可使用於頭顱內有多顆腫瘤,甚至全身性的腫瘤都可使用,特別是針對肝癌、肺癌的治療。電腦刀有即時監測同步的系統,配合患者的呼吸做調控,再透過體外數位影像導航定位,使放射線能夠隨著腫瘤移動,做同步動態型的放射手術。

 

適用於早期 不能開刀者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黃文彥醫師進一步解釋,由於加馬刀已有近50年的歷史,臨床上的研究與醫師的經驗相對較多,對於病灶的治療也十分準確,但缺點在於,需要以頭架固定,讓釘子釘入頭骨,大多數的病人都會感到害怕。反之,電腦刀則是利用專屬面罩,在保護正常組織的情況下做治療,兩者的準確度差不多,不過電腦刀操作過程無法100%確定病人不移動,所以會持續使用X光片拍攝出即時影像,確認腫瘤位置。

針對常見的適應症,黃文彥醫師特別做了說明:

1.肝癌:先在肝臟以電腦斷層定位方式植入5至6根定位針於腫瘤附近,傷口約0.2至0.3公分。
2.肺癌:研究發現,對於不適合手術的第一期肺癌選用電腦刀治療,效果相似於開刀的結果。治療不需植入定位針,只需3至5天,每天1至2小時即可完成。
3.脊椎:同樣持續使用X光片即時攝影,確認定位。
4.顱內腫瘤:適用於3公分以下的腫瘤,當腫瘤太大效果便會不佳。

由此可知,一開始就要確定好治療方針是很重要的,當腦部腫瘤大於3公分,則要考慮各項因素,而肝、肺部的腫瘤,在5公分內治療效果是最好的,特別適用於罹癌初期,病人年紀過大、本身有慢性病,或者體力不佳無法負荷手術者。

 

輕微的副作用

另外,每項治療一定都有它的副作用,詳細的敘述請參考下方:

1.肝癌:一次療程約5天,每次1至2小時;治療中偶有頭暈或輕微的噁心、腹痛,多半治療後會緩解。

2.肺癌:一次療程約3至5天,每次1至2小時;過程一般來說不會有不適,晚期則有可能出現「放射性肺炎」,雖90%無症狀,但有10%者會有乾咳症狀,建議定期回診、追蹤。

3.頭部:一次性療程,每次30分鐘至一小時。副作用不太顯著,少數會有頭暈、噁心或嘔吐的現象。

 

電腦刀 VS. 加馬刀

不需要開顱手術,就能使腫瘤縮小?!搞懂放療界的達文西:電腦刀

 

【延伸閱讀】

不動刀!也能縮小腦部腫瘤

糖尿病惹的禍,視力差、腦中風!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飯後一杯熱茶解膩助消化,但仔細看,專業品茶師第一泡熱水,隻要碰到茶葉都會快速倒掉,倒底第一泡茶水能不能喝。因為製作茶葉從採集到烘培,全程不碰一滴水,難免會沾染上空氣中灰塵,透過一泡沖洗,不但能去除雜質,還能溫潤、抒展茶葉,讓茶更快融入水中,但另一派說法,第一泡從茶葉釋出的大量透明泡沫,含有營養價值...

閱讀詳情 »

對於已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來說,飲食健康、運動與減重都是醫師囑咐項目,不過減重除了糖尿病本身之外,現在還發現另一個好處:預防或延緩腎臟疾病。 這項研究其實是把一項先前的研究資料重新分析解讀。在原先的研究中,研究者想要瞭解減重與心臟疾病及中風的發生風險之間的關連。他們找來超過五千名有第二型糖尿病,...

閱讀詳情 »

我們常常聽到美國大兵到中東打完仗後,回到家園卻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不過美國空軍一項研究發現,遠端駕駛無人機的軍人,也會罹患 PTSD。 這項研究總共有大約一千位空軍的無人機駕駛員參與,研究發現其中有 4.3% 有經歷過中度到重度的 PTSD,至於實際派駐海外回國後被診斷出有 PTS...

閱讀詳情 »

文:Chad|圖:怡儒   從美國開始火紅起來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活動也逐漸燒到台灣 各個政商名流、影星藝人紛紛響應而樂在螢幕前以冰水、冰塊濕身 也有人認為行為不妥,僅捐出善款而未參與演出 但究竟這風行全世界的活動主角,漸凍人,到底是怎麼樣的疾病亟需大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