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世界公認10大最健康減肥法!全部整理給你,一定要收藏起來!

世界公認10大最健康減肥法!全部整理給你,一定要收藏起來!

參考圖片,僅供參考與本文無關

  想要曼妙曲線的女孩常常拿自己的身體當作試驗場,嘗試各種各樣「傳說有效」的減肥方法,難免傷身或者反彈得更胖,推薦一些具有「魔力」的減肥招式,只要你堅持一定能成功。下面10種方法被專家們視為減肥的最佳途徑。以每天平均攝取2000大卡熱量為基點。

  減肥方法一:降低熱量的攝取

  營養學家認為,無論你控制什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終降低的是熱量的攝取。如果一個人少攝取 800大卡的熱量,可在6個星期內減少10磅體重;少攝取500大卡,可在2個半月內減輕10磅體重。但切忌體重降得過快,否則是很危險的。須知,每人每天至少要攝取1200千卡的熱量,如果供給身體的熱量太少;就會失去肌肉。肌肉是人體消耗熱量、促進新陳代謝的關鍵。

  減肥方法二:少吃1口肉2個月減10磅

  專家們指出,每1克脂肪合9千卡熱量。 與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所含熱量要低得多,約4千卡。因此,要減肥不必少吃東西,可以以新鮮的蔬菜、水果、穀物代替每日所食用的含脂肪的食物(如奶油等食物),專家們認為,如果做到每天只吃20—40克脂肪,可以在2個月內減輕體重10磅。然而,不是每個人少吃脂肪都能減肥,如果碳水化合物食用過多,也會使體重增加。

  減肥方法三: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要想減輕體重,無須放棄喜愛的食物,重要的是要加以控制。如果偏愛某種食物且食用量大,那就要注意減少每次的份量。不是每週4次,每次200克肉的食用量,而是每次100克,這樣就可以少攝取1200千卡的熱量,可在大約7個半月的時間內明顯減少體重。建議減肥者在廚房放一個秤,貼一條提示標語,注意提醒自己攝取食品的重量。

  減肥方法四:每天1餐流食5周減10磅

  通常流食的製做是很方便的。若每天有一餐只食用流食或飲料,則可在8個月內減輕10磅體重。流食要多樣化,以免缺少營養。在醫生指導下,甚至可以每日兩餐流食。這樣可在5個星期內減輕10磅體重。但要確保所選擇的流食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和蛋白質,並要保證一日三餐。

  減肥方法五:走45分鐘半年減10磅

  堅持每週5天,每天1次,每次在45分鐘內走5公里的路程,這樣做可在6個月內減去10磅體重。若在45分鐘內走6.5公里,則體重下降得更快。也許有人會說「沒有時間散步」。其實,時間是擠出來的。心血管醫生指出:採用這種減肥方法可能會增加食慾。因此,散步之前或之後,可以吃一些低脂肪的食品或新鮮水果,多喝水,以補充因出汗減少的體內水分。

  減肥方法六:固定鍛鍊

  每週進行3—5次固定鍛鍊,不失為減少體內脂肪、減輕體重、增加肌肉、使精力充沛的好方法。跑步,每週5次,每次45分鐘,每分鐘170米的速度,可在3個月內減少10磅;跳舞,每週6次,每次1小時,可在4個月內減少10磅;游泳,每週4小時,可在4個月內減少10磅;騎自行車,每週4次,每次1小時,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可在5個月內減少10磅。如果以前沒有進行過固定的鍛鍊,開始時要少做一些,以防傷害身體。運動量過大,會增加食量,這樣也達不到減肥的目的。

  減肥方法七: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能增強肌肉。肌肉越多,新陳代謝就越快。每週進行3次45分鐘的舉重鍛鍊,可在10個月內減少10磅體重。為避免弄傷身體,應請教練幫助選擇適當的重量和制訂適宜的鍛鍊計畫。鍛鍊前後要做伸展運動,以保持身體的靈活性,舉重的重量和次數可逐步增加。

  減肥方法八:降低熱量攝取與散步結合

  以蘇打水代替可口可樂,每天可少攝取150千卡的熱量。若再加上每週5次,每次45分鐘的5公里散步,則可在3個月內減少10磅體重。如果降低的熱量再多一些,仍保持上述的散步,則可在7個星期內減少10磅體重。

  減肥方法九:減少脂肪攝入與舉重結合

  這種方法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保持好的體型,增長肌肉,加快新陳代謝,促進心血管的健康。每天少食20克脂肪,舉重20分鐘,每週進行3次,可在3個半月內減少10磅體重。

  減肥方法十:最佳的選擇

  根據上述九種方法,制訂一個循序漸進和能夠保證實施的計畫,最理想的組合方案是控制脂肪的攝入,加強鍛鍊和力量訓練。只要有信心並堅持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減輕體重,增強肌肉,促進心血管健康和肌體新陳代謝的目的。每天減少100千卡熱量的攝入,每週進行3次散步,每次用30分鐘走3公里,每週做2次舉重鍛鍊,每次40分鐘。如此組合,可在5個月中減少10磅體重。開始時就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做,可能不太適應,不妨試著逐漸增減。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嬰幼兒時期出現癲癇,其原因和嬰兒出生時缺氧,導致腦部病變有關,或是和電解質不平衡也有關係。而幼兒所出現的癲癇症狀,並不一定只會有抽搐,也有些幼兒會有失神性癲癇,會因為腦中放電而暫時性發呆,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有這種現象時,最好是能及早帶去小兒神經科檢查,及早接受治療。癲癇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時也是我們的第二大腦,有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同時亦支配了包括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情緒因素,若腸道健康受損,可能導致過敏、氣喘,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增高。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免疫系統疾病、抑鬱、自閉症等,這些看似無關的病症,居然都有可能是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有些民眾睡再多、睡再飽,看起來還是很疲累、精神很差;這些人多會以為是臉上的淚溝所導致,因而會去尋求醫美來改善!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莊德揚指出,門診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求診患者指定做填補淚溝等單一療程,希望看起來精神好一點。其實,光做填補淚溝等局部療程,改善效果很有限,必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吃完藥後我臉部、身上長滿痘子,曬到太陽都隱隱刺痛,根本不敢出門,我才會想自己減藥啊!」。這並非唯一的案例,因為肺腺癌患者除了要「存活」,他們更想要「生活」,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主任劉杜鎮嚴肅的說道。近年來,隨著藥物的進步,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經由標靶治療妥善控制病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