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國大陸出現4例鼠疫個案 甘肅內蒙高風險

中國大陸出現4例鼠疫個案 甘肅內蒙高風險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大陸今(2019)年已確診4例鼠疫個案,首例是9月發生於甘肅省酒泉市之敗血性鼠疫死亡案例,最近3例都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其中2例為當地牧民夫婦,目前轉至北京醫院治療病況嚴重,其密切接觸者無相關症狀,已依標準程序解除隔離及監測。另1例為採石場剝食野兔史,目前隔離治療中。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大陸4名鼠疫患者,可作為3起事件,相互沒有關連,意味著內蒙古到甘肅,大範圍的野外囓齒類動物,恐怕有相當高機率帶有病原,若計畫前往或曾經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民眾,最好特別注意。

 

羅一均補充,按照目前中國大陸鼠疫發病地點研判,病原應仍在野外,如沙漠、山區等地,尚未在人口稠密地區發現,因此沒有拉起旅遊警示,民眾不需過度驚慌,但發病地如果有向人口稠密處移動的趨勢,未來不排除發出旅遊警戒。

 

鼠疫是人畜共通疾病,主要發生於囓齒類小動物及其跳蚤間,並藉跳蚤傳染給各種動物及人類,,最初症狀為遭跳蚤咬傷部位附近的淋巴腺發炎,稱為腺鼠疫,後續可引起敗血性鼠疫,經由血液感染身體各部位,包括腦膜或肺炎等。肺的次發性感染可造成肺炎、縱膈炎或引起胸膜滲液,肺鼠疫之飛沫傳染可進一步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流行。未經治療致死率最高恐達6成,但現代醫療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已可顯著降低腺鼠疫之致死率。

 

羅一均提醒,鼠疫約有1至7日潛伏期,若曾經或預計前往高風險地區時,應安排乾淨衛生的住宿場所,旅遊期間避免接觸鼠類或其他野生動物(尤其是囓齒類動物),勿生食肉類或接觸動物死屍,以減少遭鼠蚤叮咬及感染鼠疫的風險。有疑似症狀出現,可以立即撥打1922防疫專線或就醫,並主動陳述旅遊史,提供醫療人員判斷,假使不小心遭到咬傷或有疑似症狀,應盡快在當地就醫。

 

中國大陸出現4例鼠疫個案 甘肅內蒙高風險

▲鼠疫致病原為鼠疫桿菌,在鼠疫流行地區,民眾應避免被跳蚤叮咬或接觸病患。(圖/疾病管制署提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上班看電腦、下班盯手機,已成現代人的生活寫照!用眼過度,眼睛無法適度休息,導致高度近視族群越來越多;眼科醫師發現,高度近視眼睛退化快,極易發生黃斑部病變,而尤其是年近60多歲的銀髮族,多是三高族群,也逐漸成為3C產品的愛用者,導致眼睛過度疲勞,若是又不控制好三高,就會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血汗醫院是真的?根據醫改會所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全國40家財團法人醫院中,8成以上有盈餘,年獲利總計達233億,而其中7家醫院醫務收入及稅後盈餘較99年雙雙成長,但人事經費卻不升反降,包括為恭、長庚、國泰、恩主公、仁愛、亞東、聖保祿等,其中長庚、恩主公醫院,甚至有違反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自入秋以來,中國大陸及香港陸續公布12例人類感染H7N9流感的確診病例,包括浙江省5例、廣東省5例、香港特別行政區2例,且有不少感染患者病況危急。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前往中國大陸的民眾,應避免進出活禽市場、鳥街、鳥市以及接觸禽鳥與禽鳥排泄物的機會,食用禽肉和蛋類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雖然目前醫界對於乳癌發生的原因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不少確診罹病的患者在第一時間,也會直覺聯想到死亡,但其實目前台灣治療乳癌的水準已大幅進步,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乳癌病友會「花木蘭俱樂部」特地在充滿歡樂氣氛的聖誕節舉辦感恩年會,呼籲大家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