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暑刮痧解熱 你刮對了嗎?

中暑刮痧解熱 你刮對了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刮痧療法不僅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同時也得到了現代醫學的認可。現代醫學上,刮痧可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血液供應,從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如在刮痧過程中,出現暈刮現象或不適情況,應及時糾正或及早採取處理措施,防患於未然。

掌握刮痧原則 自我感覺舒服為主

刮痧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病程以及刮痧的施術部位靈活掌握刮拭時間,且通常以3 - 5 個部位為宜。當用力道大、速度快的刮法或力道、速度適中的刮法進行刮痧,每個部位一般刮拭時間為1 分鐘以內,次數10 次以內;用力道小、速度慢的刮法進行刮痧,每個部位刮拭時間則為2 - 3 分鐘。另外,對於日常保健刮痧,操作時無嚴格的時間限制,以自我感覺舒服為原則。

刮痧刮出滿片紅 正常現象莫驚慌

刮痧後皮膚表面出現紅、紫、黑斑或黑皰的現象,臨床上稱為「出痧」,是一種正常刮痧治療效應,數天即可自行消失,無須作特殊處理。尤其是出痧後1- 2 天出現被刮拭的皮膚部位輕度疼痛,發癢,蟲行感,自感體表冒冷、熱氣,皮膚表面出現風疹樣變化等情況,均是正常現象。

出現暈刮現象 立刻「這樣」做

如在刮痧過程中,出現頭暈、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噁心欲吐或暈厥昏倒等暈刮現象,應及時停止刮拭,迅速讓受術者平臥,取頭低腳高姿勢,同時飲用一杯溫糖開水,並注意保溫。及時用刮痧板稜角按揉受術者百會,點人中,按揉內關、足三里、湧泉,靜臥片刻即可恢復。

若受術者初次接受刮痧治療、精神過度緊張或身體虛弱,刮拭時手法要輕;在受術者饑餓、疲勞、很渴時,不要對其用治療刮法,並讓其進食、休息、飲水後再予刮拭。最重要的一點,施術者在刮痧過程中要精神專注,隨時注意受術者的神色,詢問受術者的感受,一旦有不適情況應及時糾正或及早採取處理措施,防患於未然。

 資料來源:《能救命的刮痧全書:預防緩解90種常見病症,只要10分鐘,輕鬆舒緩痠痛、促進排毒、改善失眠、提升免疫、調理體質》

出版社:高寶出版社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超惡霸 PARP 抑制劑來對付

爆菊影響房事?! 藥師分享有「痔」無恐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統計,台灣人愛吃藥,一年要吃掉二十二億顆胃藥,再加上高齡長者的慢性病用藥,整體下來數量相當驚人,但看著藥袋上的標示,有些藥要飯前吃,有些是飯後,尤其吃的種類一多,就很容易搞混或錯過服用時間。醫師表示,藥物的劑型設計不同,在人體的吸收特性也就不一樣,像B型肝炎治療藥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領軍,台灣植物新藥聯盟於今年正式成立運轉。植物新藥聯盟發起人鍾玉山指出,植物新藥聯盟在成立短短時間內,會員人數已直逼120人,有兩家植物新藥廠商透過聯盟協助,順利執行試驗中新藥研發,其中一件預計2016年2月,可申請到美國FDA的新藥研發,成果相當豐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八仙粉爆事件中的燒燙傷病人緊急處理急性期過後,雖然傷口漸漸痊癒後出院,但並不代表療程已經結束。新竹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古佳金表示,接下來,病患要面對的是疤痕的增生,即肥厚性疤痕的增生,這樣的疤痕增生,可說是傷口癒合過程的最後產物,不僅會影響外貌,還會造成關節孿縮、肢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只要一流汗,腋下就散發難聞氣味,狐臭總是困擾許多人,即使用止汗膏、止汗噴霧劑,仍掩蓋不住臭味,坊間有多種治療方式,如汗腺刮除術、注射肉毒桿菌、微波熱能治療等,民眾該如何選擇呢?醫師提醒,留意術後恢復期、副作用及持續效果。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逸豪表示,每個人流汗後或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