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期肝癌治療怎麼選?醫:可用「7-11標準」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中期肝癌治療怎麼選?醫:可用「7-11標準」判斷

中期肝癌的嚴重程度怎麼判斷?病患化療預後狀況可以預測嗎?85歲王先生罹患多發性肝腫瘤,透過X光發現最大的肝腫瘤達9公分,且初次使用肝動脈化學栓塞治療效果不佳,且因考慮肝動脈栓塞的副作用,後續選擇免疫合併標靶藥物治療;治療後腫瘤成功縮小至4公分,體能亦維持良好。


最新中期肝癌治療標準:最大顆肝腫瘤公分數+腫瘤總數
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表示,依照最新提出的「7-11標準」,可定義中期肝癌嚴重度,並發表治療新策略。此標準以病人最大顆的肝腫瘤公分數和腫瘤總數相加,大於11時,判斷非常不適合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小於等於7時,則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療效佳;而若加總介於7和11之間,即表示病人的預後介於兩者之間。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11月國際知名期刊《Liver Cancer》。

黃怡翔指出,肝癌為台灣10大死因第2位,當單顆腫瘤超過5公分,或是多發性腫瘤大小超過3公分,即歸納為中期肝癌。雖然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為中期肝癌的標準治療,但中期肝癌的病患為異質性相當大的族群,有接近1/3的病人因為腫瘤較大和數目較多,並不利於傳統的標準療法,此類病人表現出較差的存活期和腫瘤控制率,以及較高的腫瘤復發率。

多發性肝腫瘤病患異質性高,僅用傳統化療恐致肝臟衰竭
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洪雅文提醒,在臨床上中期肝癌的病患需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但往往因腫瘤太大且是多發性,不僅療效不理想,更增加肝臟衰竭的風險。近年肝癌免疫治療有不少重大突破,有不錯的腫瘤反應率,副作用也不高,病人不用擔心肝臟衰竭的風險。

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懿宬建議,最大顆的肝腫瘤公分數和腫瘤總數相加超過11的中期肝癌病人,應考慮其他的治療方式,近年來國際研究已證實多種標靶和免疫治療可有效控制肝癌。以這位85歲病患為例,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對9公分且多顆大腫瘤的控制效果不但不佳,持續治療還必須面對肝衰竭的風險。

李懿宬說明,若病患在一開始就能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其治療過程副作用相對輕微,結果也能更令人滿意。對於嚴重中期肝癌的病患,尋求藥物治療的方式,不僅可減少對肝臟毒性的傷害,也能達到更好的腫瘤控制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一位45歲的鄭先生在騎乘機車時感到風沙飛進眼睛,一開始並不以為意,稍微揉揉眼睛,以為不適感一會兒就過去了,但症狀不但沒有緩解,眼睛開始發紅刺痛,還導致視力減退。就醫求診後發現,右眼角膜有異物,醫師將其移除給與抗生素藥水,但流淚的情形還是持續發生,於是自行將眼睛包裹起來,沒想到卻引發更劇烈的疼痛,...

閱讀詳情 »

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讓人心驚膽跳!防治大腸癌,從飲食做起,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少吃紅肉,多吃蔬果、優酪乳及高纖維質食物,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降低壞菌與毒素的影響,大家趕快照著做喔!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大腸癌與大腸瘜肉認知」調查,發現6.8%的受訪者患有大腸瘜肉,依人口比例推估,人數達71...

閱讀詳情 »

子宮頸抹片要每年都做,否則存在偽陰性問題,仍有罹癌危機!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屠乃方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夠揪出子宮頸細胞有無癌變,不過準確性並非100%,約2成會出現偽陰性,但是只要連續3年定期篩檢,機率將下降到千分之8以下。子宮頸癌為女性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統計,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占台灣女...

閱讀詳情 »

生理時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生理時鐘的失調,不僅會影響睡眠也會影響身體的內分泌,但到底什麼是生理時鐘呢?  身體很多功能都存在一種特定節律,一段時間就會有個循環,亦可稱為生理時鐘。 關於睡醒的內在生理時鐘其實與外在時間是不同的,大約24.2-24.3小時左右。 內在的生理時鐘因較長,所以晚睡晚起是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