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華台北袋棍球隊新戰袍首亮相 客製化球衣助球員征戰國際賽事

中華台北袋棍球隊新戰袍首亮相 客製化球衣助球員征戰國際賽事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為迎戰今年八月、十月的「U21男子袋棍球世界錦標賽」與「男子袋棍球世界錦標賽-亞太區資格賽」,2022中華台北袋棍球隊球衣於19日正式亮相。此次代表隊球衣由WON.HOUSE台灣博迪股份有限公司協助設計與製作,全新設計選用經典的藍、灰、白主色,並以紅色點綴Chinese Taipei 字樣與背號,透過具現代感的方正字體完美展現代表隊堅持不變的頑強。中華民國袋棍球運動協會設計師鄭又升期許球員穿上這身戰袍後,可以在戰場上更加突破,打出好成績。

袋棍球運動在台發展邁入第八年,第一支代表隊的誕生於2016年。時隔六年,今年甫成立的「女子代表隊」、「男子代表隊」與「男子U20隊」三支隊伍人數皆創下歷年新高。袋棍球運動協會憑藉著「從零開始、從無到有」的毅力發展至今,WON.HOUSE董事長叢鋼滋認為這同樣是WON.HOUSE所追求的意義,也因此開啟了此次合作。此外,他認為年輕人已不能再從大量複製得到成功,必須結合創新、科技與美感才能完成理想。因此,他期望透過這次合作,銜接「教育」、「公益」、「運動」間的支點,鼓勵球員除了在運動體能的發展,也能在課餘時間自行設計球衣,並回饋給協會,達到正能的利益循環。

中華台北袋棍球隊新戰袍首亮相 客製化球衣助球員征戰國際賽事▲中華民國袋棍球協會理事長林雅貞(左二)特別致贈燈座予WON.HOUSE董事長叢鋼滋(右二),象徵WON.HOUSE為袋棍球協會點了一盞明燈。(圖/袋棍球運動協會提供)

為了備戰下半年度展開的國際賽事,代表隊成員亦正積極訓練。WON.HOUSE從設計到製作皆有所把關,支持球員得到最佳表現。具有豐富球隊球衣製作經驗的WON.HOUSE設計師傅于惠指出:「許多國際競賽皆會嚴格規定球衣背號尺寸,『例如背號1和99的寬度就不一樣。』若在設計上並無針對各個背號進行細微調整,則可能違反比賽規定。」因此,設計團隊以客製化方式嚴格監督球衣設計,採用國內各大運動品牌採用的布料製作,提供包括全套球衣、球褲、休閒服和束衣褲系列,幫助球員在賽場上發揮潛能。

「進化」是協會設計師鄭又升此次的核心理念,他提到:「隨著團隊在國際上的提升,視覺也要有所提升。」除了保留原有設計,以進行傳承,也加入新元素,達到更新的境界。在設計上除保留代表隊象徵的梅花樣式,更重要是印製於襪子上的協會箴言:「頑強、突破、傳承、笑容」,象徵著代表隊精神,也是協會期許球員們前進的目標。

中華台北袋棍球隊新戰袍首亮相 客製化球衣助球員征戰國際賽事▲此次代表隊球衣由袋棍球協會設計師鄭又升(右二)和WON.HOUSE設計師傅于惠(左二)共同設計。(圖/袋棍球運動協會提供)

最後,WON.HOUSE董事長叢鋼滋叮囑球員,在場上自我挑戰的同時,必須以理想、堅持面對挫折並一步步走向勝利,並記得「每一場的勝利背後都是血汗」。他也給予球員們祝福,預祝球員們能在下半年的賽事旗開得勝,征服國際賽事!

中華民國袋棍球運動協會Taiwan Lacrosse Association官方網站:http://www.taiwanlax.org/

台灣博迪股份有限公司WON.HOUSE官方網站:https://www.won.house/

相關推薦

33歲王宇佐,和19歲許育修,台灣兩個世代球員的組合,是目前僅存的地主選手,4強賽對上印度搭檔-米涅尼和古納斯瓦蘭,老經驗的王宇佐後場擊球威猛,讓明日之星許育修,在網前的攻勢,靈活刁鑽。雖然兩人搭配時間不長,但默契十足,第1盤的第2局馬上破發,王宇佐和許育修很快取得3:0的領先,給對手很大的壓力,雖...

閱讀詳情 »

海盜的新王牌,去年球季抗癌成功的Jameson Taillon,前一場先發投出生涯第一場完封勝,還獲選國聯單周最佳球員,這場面對馬林魚的比賽,他繼續保持不失分的表現。Taillon主投6局沒有失分,馬林魚的菜鳥投手Trevor Richards表現更精彩,7局無失分。Richards前4局無安打,主...

閱讀詳情 »

林子偉攻守俱佳的表現,加上紅襪本場比賽共擊出15支安打的火力,最終紅襪以10:3擊敗金鶯,拿下三連勝。目前戰績12勝2敗,穏居美聯東區第一。(民視新聞網報導) 【延伸閱讀】 林子偉精彩雙殺守備 紅襪擊垮洋基奪9連勝 波塞羅六局無安打 林子偉助紅襪勝洋基 林子偉本季首先發敲2安 紅襪大勝金鶯 林子偉今...

閱讀詳情 »

Winnie Yeh /台北報導   有在接觸棒壘球的球友,看到這張照片內心應該會非常興奮!這是今年三月開始試營運的「億昌86a」室內練習場,位於新北市五股地區;除了占地400坪的超大空間外,挑高8米的設計,創造出其他室內練習場難望其項背的高規格練習空間。試營運期間,邀請到許多乙組球隊前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