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西醫併用 糖尿病患者「腎」力在握!

中西醫併用 糖尿病患者「腎」力在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50歲王姓男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近5年,雖然規則服用藥物、定期運動並控制飲食,飯前、後的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很正常,但腎絲球過濾率卻逐漸退步,讓患者擔憂需要洗腎;經由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陳建雄醫師針對患者症狀進行中藥調理,腎絲球過濾率已經有明顯進步,讓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糖尿病腎病變分為五期

陳建雄醫師指出,以中醫觀點來看,糖尿病可分為「鬱、熱、虛、損」四大病程,而糖尿病腎病變則是四大病程中的某個階段。糖尿病腎病變分為五期,第一期腎臟會肥大,腎絲球過濾率反而會上升;第二期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但腎臟已出現結構性變化;第三期則是隨著腎臟逐漸受損,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第四期出現巨量蛋白尿,此時一般尿檢就可發現明顯的尿蛋白;最後進入第五期,也就是末期腎病變,當出現尿毒症時則需接受透析療法,也就是俗稱的洗腎。

中醫治療第一步辨別體質

中醫治療上,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辯別個體的寒熱虛實,熱者、實者則清之、瀉之,寒者、虛者則溫之、補之。陳建雄醫師進一步指出,在調整體質的基礎上協助控制血糖和血壓,若血糖血壓控制良好,可以降低蛋白尿和延緩腎臟功能退化。若已發生腎病變,出現蛋白尿,則需區分是下焦熱甚、氣虛下陷或是腎虛不固等導致精微滲漏,依不同情況給予清熱瀉濁、補氣升舉或收澀固腎等治法。

若出現水腫,多為氣血水同病,視情況給予補益脾肺、溫補腎陽、滋陰益腎、活血袪水等治法。若已進入末期腎病,則以排毒瀉濁為首要任務,可利用發汗解表、通利二便等治法。在接受透析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調理以期望可以達到保留殘餘腎功能的目的。

前三期的腎病變療效較佳

依臨床經驗發現,糖尿病腎病變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配合中醫治療,對於前三期的腎病變,療效較佳。陳建雄醫師表示,很多第三期之前的腎病變患者經治療後,腎絲球過濾率顯著回升。當進入第四期腎病變時,治療較困難,只能小幅度的回升腎功能,延緩腎臟退化速度或保留殘餘腎功能。

儘早接受正規中西醫治療

陳建雄醫師呼籲,罹患糖尿病後,更應重視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並儘早接受正規的中醫和西醫治療,才能免除或延緩腎病變的危害。中醫首重人體正氣,治療時不忘顧護上焦之心肺、中焦之脾胃和先天之腎,患者的體力、精神、食慾、睡眠、二便等都可得到適度調理,以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昨(25)日指出,根據106年資料統計,25-64歲的勞動職業人口佔該年度自殺人數的7成;分析顯示,人際因素是重要的自殺主因之一。勿因眼前陰影 忽略身後陽光自殺防治中心分析106年自殺死亡通報資料發現,25~64歲的勞動職業人口有213人死於自殺,進一步...

閱讀詳情 »

達文西機器手臂是美國公司於西元2000年研發問世,掀起醫療機器手臂風潮。全球已有超過3102台,已累計進行超過20萬次手術,預期每年還將以30%幅度持續成長。台灣則從2014年三總泌尿科引進後,目前至少29家醫院裝機超過40台,超過2.5萬人藉此完成手術。 除了達文西,法國公司也設計研發另款醫療機器...

閱讀詳情 »

你家孩子有便祕困擾嗎?每週的嗯嗯次數,5根手指數的出來;每次如廁總是要用力到面紅耳赤,才能成功解放?中醫師提醒,便祕不只是營養失衡的警訊,更會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帶來影響。因此,爸媽們如果想讓小孩身高名列前茅,千萬別小看寶貝的便祕問題! 別小看便祕!身高發育有3要素,便祕干擾其中2大項 為什麼便祕會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活潑外向的林小弟1個月前嚴重嘔吐, 在診所求診後服用改善腸胃炎及止吐的用藥,但症狀不見改善,更出現上腹疼痛,講話上氣不接下氣,沒辦法一口氣說完,晚上平躺會喘到無法入睡,且輕微活動就感到呼吸困難。緊急到成大醫院急診,檢查發現他心臟擴大,且合併有嚴重心臟衰竭,診斷為擴張性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