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軸性脊椎關節炎患者憑感覺停藥? 恐致脊椎沾黏不復返

中軸性脊椎關節炎患者憑感覺停藥? 恐致脊椎沾黏不復返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患者林先生在兵役體檢時被診斷為中軸性脊椎關節炎(包含僵直性脊椎炎及無放射影像確認之中軸性脊椎關節炎)驗退,當時20歲的他並沒有就醫檢查治療,甚至後來漸漸出現下背痛、僵硬等症狀,但他認為是長時間工作造成,也未接受相關治療。直到28歲時疼痛難耐且行走困難,才到醫院檢查。但因為長時間未治療,體內發炎指數超標,髖骨都已變形,無法正常行走…

晨間僵硬、越動越不痛 恐為僵直性脊椎

中軸性脊椎關節炎患者憑感覺停藥? 恐致脊椎沾黏不復返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峰誠醫師表示,中軸性脊椎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包含僵直性脊椎炎,和無放射影像確認之中軸性脊椎關節炎,兩者症狀相同,唯一差異是後者在X光片上看不出薦腸關節有變化,因此較難診斷。

劉峰誠醫師進一步說明,中軸性脊椎關節炎好發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會有超過三個月以上下背痛,且在晨間時會有明顯僵硬。而由於發炎因子堆積在關節腔中,會隨著運動將關節腔積水排出,越動會越不痛,這是不同於其他背痛問題之處。

許多患者在發生背部疼痛等症狀時,會尋求骨科、復健科幫助,因此患者平均5年才會確認。醫師特別提醒,若有相關症狀,應至風濕免疫科尋求幫助,才能及早確認、及早治療。

自行停藥、中斷治療 恐致脊椎硬化、變形

劉峰誠醫師說,多數患者認為中軸性脊椎關節炎只要不痛就是痊癒了,甚至會自行決定服藥頻率或是停藥。然而,中軸性脊椎關節炎的首要治療目標為控制體內發炎、避免不可逆的關節傷害。若沒有妥善治療,恐造成長期的發炎,導致一節節的關節沾黏、變形等不可逆的傷害,進而使得背部僵硬、無法正常彎曲,甚至可能影響自理生活的能力。醫師進一步提醒,若不痛的話,患者不應貿然停藥,可與醫師討論藥物減量,最重要的是三個月至半年一定要回診,每年接受X光檢查,確認關節沒有沾黏或變形。

生物製劑源頭抑制發炎 終結慢性發炎、緩解疼痛

目前治療方式包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免疫調節劑與生物製劑三類。劉峰誠醫師分享,生物製劑最早應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現療效不錯,進一步應用於同為免疫疾病的中軸性脊椎關節炎,可以中和體內發炎的細胞激素。

劉峰誠醫師指出,目前常用的TNF-α抑制劑與IL-17抑制劑兩種生物製劑,療效都不錯,會直接瞄準免疫細胞上出錯的蛋白質,從源頭抑制發炎路徑,避免發炎因子竄至全身,導致關節變形。但TNF-α抑制劑限制較多,若有紅斑性狼瘡、感染、懷孕等情況無法使用。

中軸性脊椎關節炎共病多 有疑慮建議至風濕免疫科檢查

劉峰誠醫師提醒,中軸性脊椎關節炎除了關節症狀外,發炎因子也經常侵蝕體內其他器官,進而產生其他共病,如:眼睛的虹彩炎、葡萄膜炎、接骨點炎、足底筋膜炎等。因此,若有下背部疼痛超過三個月、晨間僵硬,合併眼睛反覆紅腫、視力模糊等高危險訊號,建議盡快至風濕免疫科進一步檢查。

【延伸閱讀】

心臟病發作是什麼感覺? 只有突然、劇烈的擠壓胸口痛? 

忽略骨折風險、難防骨質疏鬆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腸病毒就診人數再創新高!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腸病毒個案急診就診人次,達805人次,門診就診人次達1萬3704,總計1萬4509人次因腸病毒就醫。而中國大陸境內的腸病毒病例數也快速激增。該署提醒民眾,平時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避免攜帶5歲以下的幼童前往中國大陸。根據疾管署監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對是否開放動物使用人類蛇毒血清?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由於疾管署疫苗製造廠將於今年底關廠,目前產能僅能維持安全庫存量,將在安全存量無虞下,僅提供抗鎖鍊蛇毒血清。3月13日防檢局公告「獸醫師專案申請人用藥品治療動物的暫行替代品項」達400多項人用藥品,而人用抗龜殼...

閱讀詳情 »

      女人們,你以為呵護卵巢健康只為了讓你有個健康的卵子好助你懷孕嗎?確實分泌卵子是卵巢的重要功能,但保養卵巢健康對女性的重要性還不只這點。卵巢健康的女性心情會愉悅,不會失眠、抗壓力會增強,皮膚狀況會很好,讓你不至於老的那麼快。女人40為何會有更年期?那就是卵巢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