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醫同全民抗疫 關鍵三點提升免疫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盛雯 / 台北報導

台灣covid-19疫情升溫,防疫指揮中心近來宣布多起本土案例,台灣出現社區感染,指揮中心也宣布疫情警戒升至二級,距離三級僅一步之遙。中醫師陳博聖近期推出新書《零傷害,中醫治療癌症》,分享三招增加免疫力心法,同全民對抗疫情。

陳博聖表示,面對covid-19這個沒特效藥的病毒,唯有加強免疫力提升才是個人的自處之道。他以科學研究與醫學原理結合中醫學,從中切入以下三個要點。

一、容易感染年長者、心血管疾病以及有長期吸菸者

截至目前研究發現,此族群肺部「人體細胞的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ACE2)的受體多,ACE2已被證明為冠狀病毒入侵的通道,有幾種中藥含有許多類黃酮類的化合物可抑制ACE2,再依靠身體的免疫消滅病毒,在未研發出西藥前,中醫能做的第一道預防。

二、感染後免疫無反應,所以無症狀、不發燒。

陳博聖表示,這次疫情難防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人感染病毒後,沒有發燒症狀,「其實病毒感染後的發燒是好事,因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和病毒搏鬥的臨床表現」,中醫治療上如何讓免疫系統做出反應,就必須強化免疫的辨識能力。中藥能幫助強化免疫細胞數量功能的有黃耆、人參、防風等。

三、病毒變異大逃脫,病毒人傳人會進展再突變甚至社區感染。

以防變異病毒突變甚感染至社區,陳博聖指出,目前沒任何積極醫療手段可以攻擊已存於人體內的新冠狀病毒,支持療法以外只能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去對付,因此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是關鍵,中醫藥當中有許多能夠有效提升免疫,尤其是特異性免疫的功能,例如真菌類用藥類,靈芝、蟲草、茯苓等或生技多醣製劑對特異性免疫有明確的提升效果。

陳博聖強調,在疫苗緩不濟急,仍無法大量供應全民施打的狀況下,要對抗新冠病毒,從這次疫情風暴中全身而退有三個最重要的關鍵點。

一、身體代謝機制和肺部的微環境改變,讓病毒無所遁形能夠呈現出來。

二、提升免疫力,就是讓巨噬細胞的數量變多以及增加偵測病毒能力。

三、讓T細胞有效攻擊病毒、B細胞具有辨識力及免疫記憶。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放地方買疫苗」不吵了 陳時中、柯文哲口徑變一致:中央統籌規畫

萬華某醫院證實住院2確診! 指揮中心晚間急匡42人、醫院營運降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 / 整形達人編輯部 正所謂減肥永遠都是女人恆久不變的話題,尤其產後如何快速瘦身也一直是媽媽們間重複率最高的一個話題。肥茲茲的腹部、寬大的臀部、健壯的四肢等,這些確實很讓媽媽們不甘心,拜醫學進步之賜現在可以透過胃部手術在短時間達到快速減重的成效,不過也要注意肥胖病患病理及生理的瞭解,...

閱讀詳情 »

文 / 整形達人編輯部 走樣的身材及凸起的小腹,一圈圈的游泳圈讓我對自己好沒自信… 我也曾經擁有過曼妙的身材,但不斷的工作壓力,真的無處宣洩,讓我都靠吃來排解我的壓力。久而久之,當我再拿起那件原本M號的衣服時,已經穿不下去了… 用過各種方法,但總是很快肥回來...知道抽脂...

閱讀詳情 »

邁入老年,除了身體機能的自然退化,許多人也感覺記憶力好像大不如前,若伴隨著認知、行為退化現象時,就要懷疑是否是失智症所致。然而,只有老年人才會有失智風險嗎?林口長庚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劉育澤醫師提醒,其實年輕人也可能失智!因此,若發現記憶力大幅衰退,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一定要及早就診、積極治療,才...

閱讀詳情 »

常聽人說:「我連呼吸都會胖!」的確,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呼吸到品質不良的空氣,不只是會發胖而已,還會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醫學博士翁國昌表示,台灣死亡危險10大因素中,唯一1個和環境有關係的因素,就是PM2.5空氣汙染,而且占第4位。大家都知道,空氣不好會影響我們呼吸道的健康,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