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不方便外出就醫 符合條件即可申請中醫到宅醫療

中風不方便外出就醫 符合條件即可申請中醫到宅醫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施先生去年4月騎機車與汽車相撞,腦部受創後手術救回一命,1個多月後卻又發生右腦動脈阻塞,左手及左腳癱瘓,只能撐著助行器慢慢行走,今年6月不慎跌倒後,就此爬不起來。而施太太也已中風5年,家人白天要工作,無法持續帶著施先生到醫院看診復健,只能靠著居服員每天到宅幫他洗澡按摩。施太太因此幫他申請彰化醫院居家醫療,除了神經內科醫師到宅看診,並轉介中醫看診,沒想到2個月後他又重新站了起來。

針灸增強整體的體力 拔罐活絡氣血、改善循環

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梁惠宇替坐在床上的施先生針灸了20多針並電針,同時在後頸及後背拔罐,同樣的動作在2個多月前可是在床上進行。梁惠宇表示,施先生左側肌肉萎縮無力,筋比較緊,透過針灸增強其腹肌、背肌及癱瘓側邊的力量,刺激神經傳導,提升整體的體力;拔罐則是活絡氣血,改善循環,再配合中藥調理後,施先生從癱軟臥床,進步到能穩定坐著,再進步到能慢步行走,只花了2個月。

中醫居家醫療 醫療介入就有希望站起來

梁惠宇每週2次的居家醫療,看著施先生再站起來,她有感而發的指出,不少老年人中風之後,一旦癱瘓在床,就放棄醫療,只是靠著居服員或是聘請的外籍移工照顧,衣食都在床上,度過最後的日子。如果施先生也是如此的話,現在大概還是臥病在床,醫療介入雖然不保證能讓臥床的中風者再站起來,但還是有機會。

評估有明確醫療需求者 西醫合併治療轉介即受理

因施先生是重大傷病,不必負擔醫療費用,醫護人員每次到宅居家醫療只要支付50元車馬費,讓施家人感到「足感心」。中醫居家醫療限定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經評估有明確醫療需求者,經西醫合併治療轉介即受理。施先生左腳穿上副木,右手撐著助行器,高興的他笑著說,「原本他還以為他一輩子都不能再起床走路,沒想到很快就能坐、能走,現在以帶著小姐去散步為目標。」

【延伸閱讀】

他B肝帶原40年爆肝炎 黃疸指數高出正常人十倍!

長期使用耳機 恐成「娛樂性聽損」高風險族群

線上學習成趨勢 學童近視不可不防

糖尿病共病多 腸泌素智慧控糖,兼顧保護器官助減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要如何吃出健康? ──每餐注意飲食的均衡攝取   在我的兒童營養門診服務中,常常在評估兒童的飲食營養問題時,也與病童家長談起飲食的安全和健康的問題。而家長最疑惑的,相信也是許多人的疑問:「怎樣吃才健康?」。 飲食首重衛生與安全,也就是選擇食物時,務必保持新鮮與安全,再進一步注重均衡攝取六大...

閱讀詳情 »

了解自己的體質,吃對食物, 才不會阻礙營養的吸收! 站在中醫師的立場,日常生活的保健方式,應該先認識自己的體質狀況,再選擇食用適合自己的食物組合,才能吃得更健康。因為如果不慎吃到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搭配,反而會造成身體的不適及副作用。 像是脾胃虛寒的人,如果吃了過於寒涼的食物,更容易造成嘔吐、腹瀉等...

閱讀詳情 »

柿子+螃蟹 單寧酸與蛋白質作用,導致凝固物滯留腸道!   示意圖:資料圖庫 網路說法:螃蟹不僅不能跟柿子一同食用,凡是含有維生素C的食材都不適合跟螃蟹一同食用。螃蟹是甲殼類生物,含有五鉀砷,本來對人體沒什麼影響,但是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變成三鉀砷化物,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砒霜,造成中毒。 林...

閱讀詳情 »

(source:littlethings本文圖片皆取自同處)   每次緊張或者在朋友聚會時,總是突然想放屁,但是又拼命忍住不敢放,生怕放了就會丟臉!覺得自己怎麼那麼愛放屁很討厭?其實會放屁的人才好,不放才要擔心!看完這篇文章以後,想怎麼放就怎麼放吧!   1. 放屁可以幫你做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