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好發肩手症候群 物理治療防復發

中風好發肩手症候群 物理治療防復發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65歲女性,4個月前因中風導致左側肢體無力,持續復健治療時發現左側手部及肩膀疼痛不適,且末梢腫脹膚色改變無法活動。回診時醫師表示可能是好發於中風病患患側的肩手症候群,給予短暫抗發炎藥物及類固醇治療,並提供物理治療1星期後病狀改善。停止藥物治療,但持續進行物理治療,避免復發。

肩手症候群發生機轉和病程不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專科護理師黃薏謙說明,肩手症候群又稱為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RPS),是一種發生機轉和病程不明的疼痛症候群。臨床表現包括慢性疼痛、灼熱感、痛覺過敏、伴隨感覺、運動、自主神經等障礙。雙側皮膚溫度會呈現差異,患側肢體腫脹、皮膚變薄且發亮。臨床需要和蜂窩性組織炎、皮膚感染或深層靜脈栓塞等作區別,也可以利用核醫攝影幫助診斷。

保守療法可以物理治療等方法 緩解症狀

複雜性局部疼痛的保守療法,症狀出現早期以物理、職能治療,輔以藥物治療為主。施行保守療法目的,除了改善病人症狀,提升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是介入的時間點,越早介入,越能緩解症狀。

物理及職能治療包括藉由輕輕摩擦或按摩患肢,達到減敏效果;抬高、按摩及壓迫患肢,減少水腫,必要時加上副木輔助;為了預防關節攣縮,被動關節運動也必須視情況及早施行;另外,一些物理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疼痛。

針灸亦可達到止痛效果

黃薏謙專科護理師表示,除此之外,亦可對病人施行針灸,達到止痛效果。當保守療法無法緩解症狀時,則考慮採取介入性療法來處理,一般需要轉介到醫學中心接受神經阻斷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對付複雜性局部疼痛的最好方式,愈早介入治療,越能避免惡性循環,呼籲民眾及早至醫院求治以及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5歲的劉姓病患,日前於工作中突然發生呆滯、軟弱無力等疑似中風的症狀,經同事協助送至區域醫院,進行各項抽血檢查診治後,卻都無異常發現。由於劉先生事後仍持續發燒,到半夜甚至出現抓狂、抽搐、咬舌等疑似癲癇症狀,醫師使用鎮定劑後,還陷入昏睡三天三夜,昏迷指數只剩3。以為中...

閱讀詳情 »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是衛福部認定的專科醫學會,由全台灣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所組成,醫學會宗旨除了為台灣整形外科專業醫療而努力,今年許下更大的目標,致力積極投身公益回饋於社會,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錫根醫師引領全體會員響應公益,在醫學會公共事務委員會主委曾文尚醫師促成下認養勵馨基金會10位小寶寶,透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現在人生活緊促,常因腸胃道過於敏感,加上飲食不良、壓力大等因素,長年受大腸激躁症所苦。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團隊研究指出,若大腸激躁症患者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再透過電話或網路進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可改善症狀並降低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般民眾正常營養攝取上,除需仰賴七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纖維質(或植化素)外,還需仰賴代謝酵素、消化酵素和食物酵素等三種酵素幫忙,才能在體內相互合作,並進行消化吸收、新陳代謝、分解毒素等作用。人體酵素的減少也會隨年齡增長、營養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