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生素藥敏檢測 醫研合作開發晶片

抗生素藥敏檢測 醫研合作開發晶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敗血症會使人體出現全身性嚴重發炎反應,隨著病程發展,恐造成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達20%至30%,但檢查上,要確定是否為敗血症病菌,卻得花上約96小時,才能找出正確抗生素。為了降低敗血性休克造成的死亡率,臺中榮民總醫院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奈米元件實驗室,開發出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有效降低敗血性休克造成的死亡率及檢測成本。

診斷縮短至51小時 降低敗血症死亡率

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是透過陽性血液培養瓶檢體,進行抗生素檢測測試,診斷時間縮短至51小時,且與傳統檢測方式檢測結果的符合率88.2%;國研院奈米元件實驗室博士鄭宜肪指出,利用電流操控,將血液中的細菌集中,並將影響檢測結果的血球隔離,再配合奈米技術開發的面積極小且敏銳的感測晶片,就能檢測出微小的細菌濃度變化。

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 檢測快成本低

透過此技術,僅需經過此48小時培養,確定病人血液中含有細菌後,就可分裝,並投入不同抗生素,3小時後各試管細菌濃度,就能產生極微小差異;鄭宜肪博士表示,此技術不僅縮短總檢測時間,檢測成本上,比起現有的自動化微生物分析儀一台售價300萬元,搭配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的儀器卻不到6萬元。

醫研合作 可望研發更多生醫產品

目前抗生素藥敏檢測晶片相關技術已獲得3項台灣專利與2項美國專利,且完成臨床檢體測試,預計兩年內可商品化;透過醫學中心與研究中心的合作,未來將持續運用奈米科技在生醫領域上,研發出各種創新生醫產品,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病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5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許多五十幾歲的男性,容易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症狀包括解尿不順,想尿卻尿不出來等現象,甚至晚上起床尿三至五次因而影響睡眠品質;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葉明憲指出,其實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平時也可以利用穴位按摩有效預防。 傳統的中醫而言,攝護腺又稱為精門,位於在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隨著醫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以腹腔鏡手術代替傳統手術進行疾病的治療,如急性闌尾炎及膽囊發炎等。然而您可能不知道,惱人的腹股溝疝氣也可以採用腹腔鏡進行手術及修補。 目前為止,針對疝氣,有一全球較先進且受歡迎的腹腔鏡手術方式,稱為「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o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為了幫助發展遲緩的孩子,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梁忠詔全心投入照護醫療,不但促成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的成立,更積極深耕花東,讓家長不需要再到各科診間奔波,也因此梁忠詔醫師今年更榮獲國內早療領域最高榮譽的第十屆早療棕櫚獎肯定,實至名歸。 梁忠詔醫師投入兒童...

閱讀詳情 »

李清雲(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 一長期素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