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年輕化非老人專利 中醫結合復健治療效果加乘

中風年輕化非老人專利 中醫結合復健治療效果加乘

年輕型中風常指發生在40多歲以下的病人,近年來有逐漸攀升的趨勢。中風常見的發生因子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等,一般都認為抽菸和肺癌有關係,但臨床發現有很多中風患者都是老菸槍。

1名務農的廖先生剛邁入30歲,已有10多年吸菸的習慣,1天僅睡3個小時,生活作息不正常,有天晚上突然覺得右半身癱軟,臉部歪斜流口水、右手無力,原以為是太累的他在休息1晚後竟陷入昏迷狀態,隔天才被家人發現送至臨近醫院,診斷確認為出血性腦中風後立即開刀並轉至加護病房,經過治療返家後仍無法言語和走路,人變得很消極。

據廖先生表示,每當農事過後最喜歡找一群朋友聚會,抽菸則是聊天必備品,他從10多歲開始吸菸,每天得抽上2包菸,沒想到卻發生中風,且在治療返家後,長達3個月沒有積極進行治療或復健,後來經人介紹,到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找阮膺旭醫師就診尋求改善。

阮膺旭表示,抽菸容易導致脂質代謝異常、血液濃稠度升高、血管發炎、血管壁產生斑塊等後遺症,簡單說就是血管硬化,容易產生血栓,進而導致腦部血管阻塞,因此想要預防中風就得先戒菸。

針對中風病人的後續治療,復健科提供肢體的復健和語言治療,能夠改善病人的關節靈活度和肌力;中醫則提供中藥調養和針灸治療,因為廖先生容易有倦怠的問題,所以給予補氣的中藥。

在其他症狀對治上,血管阻塞使用活血化瘀藥,血液濃稠度高則用躁溼化濁藥,可依據病情開出適合病人的專屬處方;針則分為頭皮針和體針,頭皮有很多穴位是四肢和軀幹的投射,常用的有百會、足運感區、運動區、感覺區;體針有患側上肢的曲池、支溝、合谷和下肢的血海、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太衝等穴。

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篇的期刊證明針灸可以改善中風的後遺症,臨床上也已經累積很多經驗,當發生中風時要趕快送往醫院作緊急處置,穩定下來後也要積極的復健和針灸才能掌握治療和復原的黃金期,讓中風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平時要注意飲食、多運動、多喝水,才能預防中風的威脅。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嗎?其實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性的皮膚炎,根據統計,50%患者在一歲前,就會有皮膚的症狀,其中約有80%患者會逐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患者不僅會有癢和皮膚敏感等現象,尤其到了晚上,症狀更易加劇,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是因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養生風氣流行,許多人在飲食上都會選擇減糖,但你知道嗎?其實糖類又分成「醣」以及「糖」兩種;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王玟茵指出,醣類就是指纖維、雙糖、葡萄糖、寡糖等,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總稱;至於糖類則是食品加工生產業者、廚師與消費者添加在食物與飲料的所有單醣和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東一名逾60歲女性,兩個月內突然走路不穩、跌倒數次,需家屬推輪椅才能行動,經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影像檢查發現,婦人腦室變大,初步判定為水腦症,再透過簡易腰椎引流測試後,隔日步態不穩症狀改善,確診「常壓性水腦症」並進入後續治療,好在及早送醫恢復良好,不久後已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年僅22歲的歐歐,在一次經期正常結束後的5天卻「又來了」,但這次經血量暴增,夜用衛生棉包不到一小時就要替換,甚至出現類似燒仙草的血塊。起初前往婦產科檢查,發現出血與婦科疾病無關,轉診至大醫院抽血,才驚覺白血球數量高出正常人8倍,並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