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好癢又過敏 小心是異位性皮膚炎惹禍

皮膚好癢又過敏 小心是異位性皮膚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嗎?其實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性的皮膚炎,根據統計,50%患者在一歲前,就會有皮膚的症狀,其中約有80%患者會逐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患者不僅會有癢和皮膚敏感等現象,尤其到了晚上,症狀更易加劇,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是因搔抓造成破皮出血,甚至細菌感染。

皮膚炎症狀依年齡而異 50%兩歲前逐漸舒緩

而皮膚炎的症狀也會依發作時間、年齡而有差異,像是新生兒時期,通常多出現紅色丘疹、抓搔、破皮等急性期的皮膚症狀,且多分布在頭、頸部或四肢伸側處,隨著年齡增長,則會呈現粗糙的皮膚紋路或黑色素沉澱等慢性皮膚症狀,不過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約50%患者在兩歲前,症狀就會逐漸舒緩,且多數到了青春期就會痊癒,只容易有發癢及過敏的症狀。

天氣熱避免日曬 減少皮膚發癢問題

但要如何照護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呢?家長可掌握日常生活六大事項,首先應視溫度及季節,適時塗抹保濕乳液,且若天氣太炎熱,則應避免日曬或劇烈運動,減少皮膚發癢現象;其次,在沐浴和清潔上,應選擇適合異位性皮膚炎專用肥皂,並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或鹼性肥皂清潔身體,第三則應注意環境是否乾淨,是否有過多灰塵、羽毛或是寵物毛等引起過敏反應,第四應盡量穿著舒適、不緊密且棉質布料,第五若有因搔抓導致傷口,應特別小心處理,避免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病情加劇。

透過口服抗組織胺 有效達到止癢效果

最後,雖然目前並無醫學證實,哪類的食物會使病情惡化,但若病情難控制,不妨嘗試避免食用包括牛奶、蛋、海鮮、花生等,不過若透過平日生活照護仍無法改善,建議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就醫治療;在治療上,主要分成口服藥及外用藥膏兩種,通常透過口服抗組織胺就能獲得良好止癢效果,除非同時有細菌感染,才需加上口服抗生素。

症狀加劇且無法控制 恐為頑固異位性皮膚炎

另外,因全身性皮膚疹子及長期發癢造成的美觀問題,容易影響病童的情緒,因此這時家人應多給予關心和陪伴。一旦發現症狀更為嚴重,且無法控制時,就可能屬於頑固的異位性皮膚炎,這時應盡快就醫,並接受像紫外線光療法、化學製劑療法等進一步治療;透過日常生活的改善,以及積極治療,就能幫助孩子遠離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衛福部彰化醫院皮膚科提供)

【延伸閱讀】經血有如燒仙草 竟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跨年假期到!不少人選擇在年末狂歡派對享受身心放鬆,但別忘了我們的腸胃其實仍在不停工作!台塑生醫i醫健康管理中心中西醫合療專家喬聖琳醫師提醒,雖然我們的身體在偶爾大餐後,能夠自我調節,但若長期忽略正確飲食習慣,身體健康恐會亮紅燈。過度飲食危機多 飽足感逾2小時須當心許多人...

閱讀詳情 »

「達文西微創手術系統」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機器人輔助微創外科手術系統。近十年來,已被全球許多國家中廣為使用,在台灣,臺中榮民總醫院自執行達文西手術以來,目前已突破3,490 例,為中南部地區應用達文西手術量最多醫院,目前也應用於泌尿外科、婦科、一般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來裕隆執行長嚴凱泰、藝人安迪因癌早逝的消息,讓人不勝感嘆,即使擁有名氣及金錢仍躲不過癌症的魔爪。其實忙碌高壓的生活,更容易讓人忽視自我健康。避免癌症上身 6 大重點要注意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家醫科主任郭紋翠表示,WHO 已經定義慢性病(含癌症)的四大危險因子為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扶基金會蒐集2018年1-10月與兒童保護案件相關的新聞報導,總計241則新聞中受害兒少高達348名,更有54個無辜小生命來不及長大!根據衛福部近三年數據顯示,每年約9,000名兒少受虐,平均每天有25名兒少遭到不當對待,每1小時就新增1名兒少身處危險或暴力的環境,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