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好癢又過敏 小心是異位性皮膚炎惹禍

皮膚好癢又過敏 小心是異位性皮膚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嗎?其實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性的皮膚炎,根據統計,50%患者在一歲前,就會有皮膚的症狀,其中約有80%患者會逐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患者不僅會有癢和皮膚敏感等現象,尤其到了晚上,症狀更易加劇,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是因搔抓造成破皮出血,甚至細菌感染。

皮膚炎症狀依年齡而異 50%兩歲前逐漸舒緩

而皮膚炎的症狀也會依發作時間、年齡而有差異,像是新生兒時期,通常多出現紅色丘疹、抓搔、破皮等急性期的皮膚症狀,且多分布在頭、頸部或四肢伸側處,隨著年齡增長,則會呈現粗糙的皮膚紋路或黑色素沉澱等慢性皮膚症狀,不過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約50%患者在兩歲前,症狀就會逐漸舒緩,且多數到了青春期就會痊癒,只容易有發癢及過敏的症狀。

天氣熱避免日曬 減少皮膚發癢問題

但要如何照護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呢?家長可掌握日常生活六大事項,首先應視溫度及季節,適時塗抹保濕乳液,且若天氣太炎熱,則應避免日曬或劇烈運動,減少皮膚發癢現象;其次,在沐浴和清潔上,應選擇適合異位性皮膚炎專用肥皂,並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或鹼性肥皂清潔身體,第三則應注意環境是否乾淨,是否有過多灰塵、羽毛或是寵物毛等引起過敏反應,第四應盡量穿著舒適、不緊密且棉質布料,第五若有因搔抓導致傷口,應特別小心處理,避免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病情加劇。

透過口服抗組織胺 有效達到止癢效果

最後,雖然目前並無醫學證實,哪類的食物會使病情惡化,但若病情難控制,不妨嘗試避免食用包括牛奶、蛋、海鮮、花生等,不過若透過平日生活照護仍無法改善,建議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就醫治療;在治療上,主要分成口服藥及外用藥膏兩種,通常透過口服抗組織胺就能獲得良好止癢效果,除非同時有細菌感染,才需加上口服抗生素。

症狀加劇且無法控制 恐為頑固異位性皮膚炎

另外,因全身性皮膚疹子及長期發癢造成的美觀問題,容易影響病童的情緒,因此這時家人應多給予關心和陪伴。一旦發現症狀更為嚴重,且無法控制時,就可能屬於頑固的異位性皮膚炎,這時應盡快就醫,並接受像紫外線光療法、化學製劑療法等進一步治療;透過日常生活的改善,以及積極治療,就能幫助孩子遠離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衛福部彰化醫院皮膚科提供)

【延伸閱讀】經血有如燒仙草 竟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大統黑心油品風暴震撼全台,讓不少民眾和專家質疑政府食品安全的把關是否足夠?為此,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成立食品安全守護聯盟,廣邀各大專院校食品與營養相關系所的學生,運用所學一起守護民眾的食品安全,預計明年初正式上路。衛福部表示,食品安全把關工作單靠政府是不夠的,為了更有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愛吃涼拌菜嗎?根據桃園縣衛生局所進行的衛生檢測結果顯示,傳統市場展售逾2小時後的涼拌菜,大腸桿菌群不合格率竟高達6成7;該局提醒,涼拌菜應採取良好低溫儲藏,避免微生物快速滋長,至於民眾在購買涼拌菜時,也應該要多注意衛生。桃園縣衛生局日前針對傳統市場、量販店、連鎖超市的涼拌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居住在新北市八里的37歲女性上班族,在去年10月時,因沙塵暴來襲,導致過敏發作,造成皮膚乾癢,抓到長結痂,眼睛紅癢充滿血絲,以及鼻子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不斷。對於皮膚容易過敏者,中醫師建議,可透過中藥材保養皮膚,如當歸、黃耆、黨參、薄荷等,可達到活血、增加皮膚修復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而有糖尿病及肥胖的病人,脂肪肝的盛行率更高達5-7成,嚴重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然而,醫師指出,脂肪肝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必須要做好飲食控制減重與運動,才能改善脂肪肝。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賴俊宏醫師表示,有許多民眾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