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受虐兒人數增 鼓勵電話通報絕悲歌

受虐兒人數增 鼓勵電話通報絕悲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扶基金會蒐集2018年1-10月與兒童保護案件相關的新聞報導,總計241則新聞中受害兒少高達348名,更有54個無辜小生命來不及長大!根據衛福部近三年數據顯示,每年約9,000名兒少受虐,平均每天有25名兒少遭到不當對待,每1小時就新增1名兒少身處危險或暴力的環境,在當今少子化的趨勢下更顯諷刺,保護兒少刻不容緩!

家庭組成日趨多元 親職教育需延伸

根據資料顯示,父母、親戚、繼親及同居人為加害人的新聞則數比例達47.83%。顯示家庭關係流動、組成結構日趨多元,父母及孩子照顧者,都需要親職教育及社會支持。據衛福部2017年統計,孩子受虐類型以「不當管教」(47.79%)佔比最高;施虐者排名前五因素依序為「缺乏親職教育」、「情緒不穩定」、「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親密關係失調」及「經濟因素」。當家庭在重組過程,成員可能因未做好照顧者準備,知識不足或使用不適宜管教方式;成人在處理自身議題時情緒管理失控、支持系統薄弱無援助等,而造成憾事。

路見不平「爆料」相助?! 恐曝光個案資料

隨著科技發達,一旦民眾「路見不平」,常藉由網路揭露兒少受暴的真相。然而,受虐兒少的個資、照片及背景資訊如未經去識別化處理,很可能在爆料過程中曝光身份,甚至熱心鄉民的人肉搜索,可能將重大兒虐及性侵案的保護個案,置於風險中。

警政署陳玲君科長表示,「上網爆料可能因資訊不齊全,政府部門必須花費諸多時間來追查被害兒少下落,恐錯過黃金救援期。甚至發現有部分爆料資訊的內容為杜撰,或是加油添醋,造成民眾過度恐慌。」呼籲民眾一旦發現疑似受虐兒,可善用113通報、110報案系統,通報者的身分資訊完全保密,同時也會保護疑似受虐兒的資訊。

亡羊補牢猶未晚 「社會安全網」補強

自前年發生震驚社會的小燈泡案件後,政府開始推動「社會安全網」補強社工人力嚴重不足的破口。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肯定政府積極推動社會安全網,然兒少保護除了社政單位人力的補充,尚應強化社政、教育、警政、司法、勞政、戶政、醫療等領域的橫向聯繫;各縣市間加強通力合作,純熟因應抗拒訪視、遷徙不定的家庭,網絡縝密合作方能共同撐起兒少的保護網」。

家扶在2018年大力推動「兒保好鄰居」,全台共有2,773店家一同響應,將全台灣297個營業據點打造成「通報站」概念;關懷兒少的責任若能從「責任通報人」擴及,人人都成為「兒保好鄰居」,「零兒虐」的目標才可能實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是不是常常這樣,每天早上打開外送平台APP、走進便利商店或早餐店都不知道要點些什麼?隨便買個早餐,到公司囫圇吞棗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但到了10點多就開始沒精神而呵欠連連,其實這都是早餐吃錯惹的禍。營養師要分享如何選擇正確的早餐,讓你提升白天專注力!高糖高精緻澱粉 蛋白質攝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當頭,一般民眾都會依照衛生福利部的建議,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觸摸眼、耳、口等部位,保持個人衛生防護,降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而國人為了避免感染,也大多遵守相關建議內容,戴口罩勤洗手,杜絕病毒入侵的可能性。 指甲剪太短 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目前表示,有新冠肺炎患者長期核酸檢測不轉陰,稱「常陽患者」,中國專家不認為有傳染力。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解釋,測到病毒核酸,不代表有活病毒,「常陽」應是病毒核酸排除比較久,沒有活病毒,傳染性應降低了。病毒核酸「常陽」 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近來正值季節交替之際,日夜氣溫變化劇烈,又逢梅雨季節,經常細雨綿綿,如此不穩定的天氣讓鼻過敏患者欲哭無淚,總是早晨噴嚏連連,鼻水流不停;晚上又鼻塞到難以入睡,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整日頭昏腦脹、精神不佳,長期下來拖垮健康。 中醫師陳瑞聲表示,梅雨季時溼度變高,加上天氣逐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