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後吞嚥困難 安全喝水不嗆咳

中風後吞嚥困難 安全喝水不嗆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錢先生因中風導致吞嚥功能下降,只能透過鼻胃管灌食,但因安置鼻胃管十分不適,因此積極透過復健想早日拔除管線。在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協助下,錢先生從吞口水練習、口腔肌肉控制開始,逐漸地能進食濃稠的優格和稀飯,甚至能吃完一整份便當,最後也透過喝水姿勢和習慣的調整,通過最困難的喝水不嗆咳關卡,後逐漸恢復吞嚥能力。

大多中風患者 會有吞嚥困難

衛福部臺中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魏君如指出,大部分中風後患者吞嚥功能多有影響,此時漸進式的復健目標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會先讓患者從練習用力吞口水開始,觀察吞口水會不會咳嗽;接著練習控制舌頭、嘴唇、臉頰等口腔肌肉的力氣與動作,並配合下巴阻抗運動,增加喉嚨上抬的力氣與幅度。

若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明顯進步時,就能開始嘗試由口進食。通常會從較濃稠的優格或稀飯開始,並逐步調整;再一段時間後也會讓患者練習咀嚼食物,如水果和豆腐,過關後就能嘗試軟質地的肉類和葉菜。

吞嚥復健訓練 「喝水」是魔王關卡

魏君如語言治療師表示,在吞嚥功能的復健目標中有許多關卡,而其中最後的魔王關卡就是「喝水」,由於白開水的流速較快,容易讓患者的吞嚥反射還來不及反應就嗆咳。喝水時的坐姿就至關重要,要避免靠坐在椅背,上半身要坐直,喝水時稍微低頭,注意避免仰頭,降低喝水流速。另外,建議喝水時使用口徑較大的杯子,減少喝水時的抬頭機會。

魏君如語言治療師提醒,除了姿勢與習慣的調整,也不妨多練習口腔動作與下巴阻抗運動。民眾可以在YouTube搜尋「吞嚥健康操」及「下巴阻抗運動CTAR」,每天跟著影片練習保養,就能逐漸增加吞嚥力,也能更安心、安全地喝水。

【延伸閱讀】

吞嚥障礙使口齒不清 語言治療助口腔癌復健

「這些族群」有機會告別鼻胃管! 健保新策看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5歲周先生有高血壓病史,2年前曾因下肢疼痛就醫,發現下肢急性動脈血栓,立即處置後並無大礙,同時發現有心房顫動,長期追蹤並使用藥物控制,仍然發生2次腦部小中風,雖在及時治療下沒有發生後遺症,但周先生想防範大中風發生,選擇「迷宮手術併左心耳夾閉」手術,降低心血栓出現風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最近天氣日夜溫差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造成血壓不穩定的風險也隨之增大,日本媒體NHK在節目中,教導利用雙手接替輕握拳,刺激胞膜窖(caveolae)釋出一氧化氮,只要2分鐘就能有擴張血管效果,使血壓下降。 一氧化氮有助血管擴張 刺激胞膜窖幫忙穩定血壓 一氧化氮經常會在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又稱為男人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擴散慢,導致容易被忽略病情。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泌尿外科賴谷順主任指出,臨床上許多患者都因出現排尿困難、頻尿、尿急等症狀才就診,但可能都已是攝護腺肥大或是腫瘤壓迫到尿道造成的。40歲男連日來尿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的上班族小芸(化名)是位單親媽媽,兩年前開始兩手關節紅腫疼痛僵硬,原以為是工作過度所致,一年多前全身多處關節腫痛難耐,不僅影響工作效率,日常生活及行動都發生困難,只好離職,在家忍受疼痛折磨。關節疼痛讓她痛不欲生,為了不讓家計陷入困境,決定積極就醫檢查,經風濕科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