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中風復健新良方 「十巧手」強化筋絡

中風復健新良方 「十巧手」強化筋絡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中醫保健盛行的「十巧手」,就像練功一樣,十種招式做按摩復健,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良一表示,中風病友因為行動的限制,比較缺乏戶外活動,可以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來強化循環與筋絡,十巧手是十種招式,主要針對穴位按摩,從點到線強化功能,中風患者常因為無力而行動不便,十巧手坐著也可以做,利用有力量的一手去帶動無力的另一手,做完一套十巧手,只需要三到五分鐘就能達到按摩效果。

 復健對於中風患者是相當重要的,讓肢體功能可以恢復到最佳狀態,完善的復健能夠讓一側手腳都不能動的患者可以走路,開始復健的時間越早,患者的肢體功能會恢復得比較好。

簡易10巧 打通穴位、增進循環

1)第一巧/
虎口相互拍擊,並沿著手臂內側,從下臂往上臂輕敲,左右手互換。

2)第二巧/
掌心向上,兩手平行互擊,再沿著手臂外側從下臂到上臂,主要穴位是後溪穴和手太陽小腸經。

3)第三巧/
手腕相對互擊,打擊到的穴位是大陵穴,以及心包經。

4)第四巧/
左右手虎口交叉互碰。

5)第五巧/
手掌打開手指交叉互碰,是針對八邪穴,助於改善末梢循環預防手麻腳麻等問題。
 
6)第六巧/
左手握拳擊右掌。

7)第七巧/
左右互換,這是刺激勞宮穴,有消除疲勞提神作用。

8)第八巧/
手背互拍,拍打陽池穴,順著手臂從下臂往上臂拍打三焦經,可調整內臟機能,增強免疫力。

9)第九巧/
拇指食指拉耳垂,有助於顏面腦部循環。

10)第十巧/
掌心摩擦到微熱,蓋在眼睛上輕揉,反覆數次。

十巧手敲擊的部位都是重要穴道,順著經絡更有加強效果,整組做完掌心會發熱,血液循環通暢,這時候可以揉捏耳朵按摩眼睛,都有熱敷的效果,不但中風患者適用,更可以推廣到低頭族,在看電視廣告空檔都能夠保健養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8歲的江先生因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心血管繞道手術,近期時常出現下背痛、雙下肢麻木症狀,雖曾被診斷為腰椎脫位、中度椎管狹窄但遲遲未處理。某日突發下肢疼痛以致無法站立,醫師為他進行微創腰椎減壓及經骨皮質內固定手術,不但傷口不到傳統手術的一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胎盤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關鍵,一但它的功能減退,就會造成胎兒缺血、營養不良,影響到腦部發育。對孕婦與胎兒影響最大的產科併發症就是「子癲前症」,而子癲前症,俗稱妊娠高血壓,是一種屬於胎盤功能不良的疾病,近5年來,子癲前症已是我國孕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發生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5歲的女性因貧血就醫,初步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在醫師詳細的問診後,發現婦女已經停經,並且有大便習慣改變的狀況,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蕭聖諺表示,一開始以為患者是單純貧血,後經檢查卻發現是因為大腸癌引起的貧血。雖然患者經手術後已經恢復健康,但醫師提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