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逾34歲、多胞胎產婦 當心這病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逾34歲 多胞胎產婦 當心這病上身

胎盤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關鍵,一但它的功能減退,就會造成胎兒缺血、營養不良,影響到腦部發育。對孕婦與胎兒影響最大的產科併發症就是「子癲前症」,而子癲前症,俗稱妊娠高血壓,是一種屬於胎盤功能不良的疾病,近5年來,子癲前症已是我國孕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發生率約為2-5%,全球每年有5萬名孕婦因子癲前症而死亡。

胎盤功能減退 恐造成胎死腹中

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子癲前症一直是孕婦與胎兒的不定期炸彈,尤其是體重小於34周發生的早發型子癲前症,將可能造成胎死腹中、生長遲滯、胎盤剝離,甚至導致媽媽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狀況。

早期篩檢才能降低發生率

蘇怡寧醫師表示, 2012年美國子癲前症專家Dr. Howard Cuckle曾提出只要在懷孕16週前提早進行適當療程,能有效預防子癲前症發生,可降低80%以上的早發型子癲前症。孕婦只要於第一孕期(11-13週)進行抽血篩檢,就可以篩檢出80%早發型子癲前症。

孕婦可在16周進行早期篩檢 避免不定時炸彈

蘇怡寧醫師並特別指出,孕婦除了可在16週前進行早期篩檢,懷孕20周之後也有中晚期的子癲前症篩檢指標可以進行風險評估,預測在一個月內的發生率及其併發症的機會。對於子癲前症的預防,透過早期篩檢,才能早期防治,建議34歲以上高齡產婦、多胞胎妊娠、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病、或有家族有子癲前症病史者,可以提早進行風險評估。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膽固醇對身體是否有益無害?飲食控制多年的老病號,也因為網路傳言而開始蠢蠢欲動,專家指出,民眾應分清「血中膽固醇」和「食物中膽固醇」是兩件事,血中膽固醇偏高的高血脂病人,一定要好好控制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以免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 藥物控制 飲食控制也不可少 基於一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10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結果,40歲以上男性29%腰圍超標,進一步分析102~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實際測量1,153位18歲以上男性民眾,發現男性BMI過重(24≦BMI<27),年齡在18~44歲者腰圍超標比率為12%,45~64...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日有報導提到,感冒時若服用抗組織胺等藥物,容易因藥物抑制排汗而造成熱傷害,抗組織胺的藥物大多使用在有鼻子過敏、流鼻水、蕁麻疹症狀的病人,而此藥物可能會造成口乾、排尿困難等副作用,只要民眾遵照醫師指示,正確的使用藥品,多喝水、多休息,即可降低熱傷害的風險。 口乾、排...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30%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工時長、用腦過度、夜生活豐富、酗酒過量,睡不好導致偏頭痛、精神不濟都是常見的狀況,睡眠是人體的基本生理需求,睡眠期間也牽涉到很多身體系統,如呼吸道、精神及神經系統,許多器官也都在睡眠期間努力代謝工作。 口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