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手痙攣疼痛難動 注射肉毒桿菌成助力

中風手痙攣疼痛難動 注射肉毒桿菌成助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中風患者在正確醫診、努力復健後,仍然會因為肌肉緊繃僵硬持續過久,造成「痙攣(spasticity)」;除了局部疼痛,更會因此清潔不易,影響生活品質。對此,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蔡青芳醫師說明,這樣的狀況可利用「肉毒桿菌」治療,使肌肉放鬆,提高復原成效。

掌握黃金醫療期 痙攣後遺症反影響生活

謝先生一年多前某日清晨,右手突然無法拿起牙刷,緊接著右腳無力跌倒,家人趕至身旁,發現謝先生跌坐在地,右側肢體無力且口齒不清,緊急送醫,診斷為急性梗塞性腦中風。並於黃金三小時內施行「靜脈血栓溶解(tPA)」注射,後經由積極物理與職能復健,配合中醫針灸,復原到能拿輔具行走。

儘管癒後不錯,但仍有後遺症「右側肢體痙攣」,使肌肉持續疼痛,右上臂緊夾,不易張開,造成腋下清潔不易。加上右肘與右手腕彎曲緊繃,每次復健伸展疼痛不已,右手甚至握拳打不開,連剪指甲都困難,可能會造成指甲嵌入手掌而感染發炎。

注射肉毒桿菌 紓解肢體痙攣

對於這樣的情形,蔡青芳醫師指出,可以利用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調解神經與肌肉傳遞,改善肌張力過強、緩解肢體痙攣,並配合規則物理與職能復健,以及中醫針灸,以三合一治療方式,提高復原成效。

目前年滿 20 歲以上,中風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 6 個月以上,仍有痙攣,程度符合 MAS 2 或 3 級及部分難以活動的狀況,經區域級以上醫院神經內科與復健專科醫師診斷,並經由健保局審查核准後,依健保給付,每年最多可注射三次。

腦部、脊髓損傷造成痙攣 疼痛且復健困難

蔡青芳說明,痙攣是因為腦部或脊髓系統損傷後,由於肌肉緊繃僵硬,持續過久,使關節變形且伸展困難,產生疼痛,也造成復健困難。加上肌肉緊縮,使患部不易清潔,影響生活品質。

雖然有口服抗痙攣藥物可緩解,但因為有嗜睡、虛弱等全身性副作用,因此肉毒桿菌成為新幫手,協助患者達到肌肉放鬆,搭配復健訓練及其他療程,加速回復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喜迎寶貝媽咪秀髮掉不停 產後掉髮怎麼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疥瘡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可在家庭及接觸者之間傳播流行。臨床表現以皮膚柔嫩之處有丘疹、水皰及隧道,陰囊瘙癢性結節,夜間瘙癢加劇為特點。 【病因】 疥瘡由人型疥蟎通過直接接觸(包括性接觸)而傳染,也可通過病人使用過的衣物而間接傳染。疥蟎成蟲寄生在人體表皮角質層內,在皮下開...

閱讀詳情 »

  有「味」和無「味」,大有分別!不要再被標籤和包裝誤導了。 有沒有真正水果成份,關鍵就是一個「味」字:有些食品只是有人工調味劑,而無任何水果的成份。原來無「味」才有真味啊! 以檸檬餅為例,我們一起看標籤: 首先是檸檬夾心餅⋯ 果然有真正檸檬(濃縮液)!包裝卻無任何檸檬圖案。 再來是,檸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三歲孩童小邦(化名),在嬰兒時期作息不規律、反應強烈,且容易哭鬧,媽媽照顧的很辛苦,沒想到現在三歲了卻還不會講話,就醫評估後發現是發展遲緩的現象;醫師建議越早療育,效果越好!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兒發中心梁孫源主任表示,小邦經過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評判是語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