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積極復建 半身癱瘓一年內可行走

中風積極復建 半身癱瘓一年內可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知名健身教練「筋肉爸爸」去年9月中風,幸好及時送醫性命無虞,不過身體半癱無法行動。當初急診醫師還曾說,腦傷區域看起來未來再走路的機會只有三成,原本翻身、吞嚥都有困難,至今已快1年,一直積極復健的他,幸好有太太「筋肉媽媽」的支持與陪伴,目前已經可以自己行走,恢復狀態良好,生活可以自理。筋肉媽媽也坦言這段時間真的很不容易,對患者及家屬是一條艱苦的道路,但還好堅持下去,才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中風後越早復建 越快恢復身體功能

腦中風是國人死因的重大急症,因為醫療照護進步,使得死亡率下降,但因中風留下的後遺症反而成為照護負擔。但也並非中風就一定會成為家庭累贅,為了避免併發症、減輕機能損傷、恢復神經肌力功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蔡育霖醫師表示,只要過了急性期,病情及生命跡象穩定,越早復健,就能越早恢復行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並且縮短住院天數。

臥床期避免褥瘡 穩定期重建神經、肌力

依據中風後不同階段,復健治療分為中風後立即的預防性訓練,臥床期可以避免褥瘡、關節攣縮;以小中風來說,病發後1週內,病情狀況穩定便可以開始積極復健訓練,幫助腦神經重塑,誘發神經功能恢復、重建步行能力和運動功能,以日常生活自理為目標,提升患者獨立度,並配合使用輔具彌補身體喪失的功能。

中風復健團體戰 各角色輪番上場

蔡育霖醫師說,中風復健需靠團體支撐,復健科醫師設定治療復健計畫、照護病患的全身性疾病,並整合復健專業資源,團隊中包含物理治療師,負責指導各種治療性運動,誘發增強肢體動作,重建翻身、坐起、站立等粗大動作,輪椅等輔具教學;職能治療師藉由功能性訓練軀幹平衡、精細動作的訓練;語言治療師可以恢復溝通能力、治療吞嚥困難。除此之外還有營養師、護理師、照護服務員等,是個龐大且長久的計畫。

中風受損的功能,在發病後3個月進步最明顯,6個月內為則是神經恢復關鍵期,但並不是指6個月後就不會有改變,「只要開始復健,隨時都不嫌晚」,蔡育霖醫師強調,即使是中風多年的長輩,復健也能維持日常生活功能,避免惡化。

【延伸閱讀】

兒童鼻子過敏要控制 避免誘發成氣喘兒

擊退血管裡的血液風暴! 「簡單生活七件事」預防腦中風

女子痛快解決「眼下問題」網友大快人心! 醫師:善用脂肪一檔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灣俠醫、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台灣職棒勝場數最多的徐生明總教練,相繼過世,讓人意外。林醫師猝逝後,妻子譚敦慈投入安寧志工行列,發揮大愛精神,今天將站上職棒球場開球,為生命尊嚴及安寧療護發聲。(圖片來源/取自網路)譚敦慈指出,先生熱愛棒球,早在就讀國小時,即是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氣喘者適合運動嗎?目前女子7項全能世界紀錄保持人傑西.喬伊娜-柯西就是氣喘患者,不但體能訓練上勝任無礙,至今共獲奧運3金、1銀2銅和4個世界冠軍。醫師表示,許多氣喘患者害怕因運動誘發氣喘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到130下,有助於改善氣喘症狀。林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甚至每十個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一人罹患,且黃斑部病變惡化速度相當快,嚴重者兩年內就會失明。然而,大部分的民眾卻只認識白內障和青光眼,鮮少聽過黃斑部病變。醫師提醒,年齡是重要的致病因子,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進行眼...

閱讀詳情 »

給不愛看醫生的你 《不該忍耐的18種健康警訊-具備常見小病痛的基本醫學知識,學會積極控制、觀察危險指標,避免重症上身!》   日前聽聞一些名人猝死令人不勝唏噓,不禁想著若是平常在一些小症狀加以注意是不是可以預先防範呢?   面對頭痛、眩暈、胸痛、胸口灼熱、腰痛、過敏、便祕等等每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