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主動脈瓣膜狹窄 新式手術防測漏、逆流

主動脈瓣膜狹窄 新式手術防測漏 逆流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林女士,8年前開始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確診為主動脈瓣膜狹窄,原本服藥控制病情,定期回診追蹤;但日前連吃飯、走路都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變成嚴重狹窄。醫師建議立即手術,使用「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終於不再呼吸困難。

全台10萬名患者 老年人最多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10萬名患者罹患主動脈瓣膜狹窄。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許喬博指出,主動脈瓣膜為供應全身血流的源頭幫浦,若狹窄、閉鎖不全,會產生胸悶、胸痛、呼吸急促,甚至昏倒,嚴重恐引發心臟衰竭致死,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

年紀老化 主動脈瓣膜逐漸硬化、狹窄

許喬博醫師表示,隨著年紀增長,主動脈瓣膜會有瓣膜硬化的問題,進而演變成瓣膜狹窄,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但藥物治療只能控制病情,接受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胸悶、呼吸困難,大幅增進生活品質。

新式瓣膜置換術 降低測漏及逆流、避免症狀復發

許喬博醫師說明,衛福部今年3月核准使用「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利用人工心肺機讓心臟停止跳動約45分鐘,使用微創小傷口技巧將傷口縮小至8到10公分,先切除鈣化瓣膜,再實施無縫線生物性支架瓣膜置放,可降低發生測漏、逆流的可能性,避免胸悶、胸痛症狀復發,適合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須自費約30萬至35萬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唐鳳版新冠疫苗預約系統將上路,預計在第9類與第10類民眾使用,首先須在預約網站登記地點、廠牌、時間等意向,每周僅施打1種廠牌疫苗,官方會根據資格與意願分配疫苗到施打點,當接到簡訊通知在前往指定地方注射疫苗,目前離島先試辦,本島縣市尚未實施。 唐鳳說明,預約系統中,每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升級三級警戒至今,居家辦公、孩子停課不停學、接續暑假,依據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發現,疫情現況下親子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增加約七小時,家長育兒與工作壓力倍增、51.4%表示易有負面情緒、53.5%表示親子衝突增加。親子關係隨著疫情拉緊報,家長面對情緒壓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正當疫情指揮中心於6月下旬公布的案例數據逐漸趨緩時,近日國內又遭到印度變種病毒Delta入侵台灣,同島一命人心惶惶,有許多研究指出,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旦罹患新冠病毒,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6到8倍,有肥胖問題的人,死亡率更高達10倍,顯示肥胖者正是罹病的高危險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小明(化名),在大公司擔任主管一職,因為知道自己平常工作繁忙,且家中經濟重擔都在自己身上,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都均衡的攝取營養,且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另外每年還自主做一次健康檢查,因此一直身體都很健康,沒有任何問題,但今年的健康檢查報告中,卻檢查出有尿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