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憋尿 男主管小便出現血尿 !

長期憋尿 男主管小便出現血尿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小明(化名),在大公司擔任主管一職,因為知道自己平常工作繁忙,且家中經濟重擔都在自己身上,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都均衡的攝取營養,且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另外每年還自主做一次健康檢查,因此一直身體都很健康,沒有任何問題,但今年的健康檢查報告中,卻檢查出有尿液潛血的問題,因為深怕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而倒下,便急忙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最近太常憋尿,導致尿路感染才引起的血尿,經泌尿科醫師治療後,現今已恢復正常,並重獲好的生活品質。

有症狀、無症狀、假性血尿 一次帶你認識

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致樵醫師表示,血尿其實是泌尿科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血尿本身又分為有症狀性血尿或是無症狀性血尿,其中有症狀血尿最常見的前三名為攝護腺肥大、尿路感染及尿路結石,通常這些都會伴隨排尿困難、頻尿甚至是排尿疼痛的情形;而造成無症狀血尿的則有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血管性疾病、先天性多囊腎還有最為麻煩且嚴重的泌尿道腫瘤。另外,若為無症狀血尿的患者,約有1%~3%的比例最後還會被檢查出罹患泌尿道癌症。

李致樵醫師補充,當肉眼看到尿液呈紅色卻沒有其他症狀時,就有可能是假性血尿,通常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直腸大便出血、月經出血又或者是近期有食用含有紅色色素的食物,因此若為以上這些原因所造成的紅色尿液,則不需要找泌尿科醫師治療。

醫療技術進步 精準找到病因並治療血尿

李致樵醫師說明,血尿有分為「肉眼可見性血尿」及肉眼看不見的「尿液潛血」,都需要經由尿液檢驗來確認。不管是哪一種血尿,都應該要立即找泌尿科醫師做詳細的評估檢查。

李致樵醫師進一步說明,對於血尿的病人通常會先詢問相關病史及症狀,再來會做三次的尿液檢驗、尿細胞學檢查、照腹部X光片、腎臟超音波、靜脈尿路攝影,透過以上的方法排除掉最常見的幾個血尿原因後,就會使用電腦斷層及膀胱鏡來診斷是否為泌尿道腫瘤,接著針對病因,並且對症下藥,血尿自然就會痊癒,然而有一部分的血尿是即使做過所有檢查卻找不出原因,此時也僅需定期追蹤驗尿,過一段時間後定期做上述詳細的檢查即可。

定期尿液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李致樵醫師提醒,血尿最重要的不是血量的多寡或是肉眼看不看得到,最重要的是有或無而已,因此建議平常可每年驗尿當作健康檢查,若有血尿情形,則立即尋找泌尿科醫師做詳細的評估及檢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卵巢癌年輕化 BRCA基因突變機率高

疫情引發情緒浮躁不安 身心科醫師憂:自律神經失調恐暴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2歲陳小姐從小就是健康寶寶,日前夜裡突然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宛如「半身遭鬼壓床」,相當怪異。男友迅速將她送至急診,確診為腦中風,經過詳細檢查,證實病因為少見的心臟黏液瘤,腫瘤宛如果凍,卻可能導致腦部、雙腿等多處栓塞。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表示,黏液瘤是最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癌症近10多年來一直高居我國10大死因之首,甚至高出第2位的心臟疾病近1倍之多,一般治療為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標靶甚至免疫治療,但是病人接受上述治療時,常常因為副作用引起身心極大不適,甚至放棄治療;例如病人進行化療常出現的腸胃不適、眩暈、落髮;放射治療中常出現的口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喉嚨異物感或喉嚨卡卡等困擾嗎?其實此類似症狀背後原因較為多樣性,因此治療上得判斷由哪種原因引起,才能對症下藥。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醫師指出,包括咽喉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會造成喉嚨異物感,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多歲女性上班族不抽菸,無不良嗜好,平時對人總是輕聲細語、脾氣溫和,但在去年底突然性情大變,從溫文儒雅變得反應冷漠,且常面無表情猶如撲克臉,一開始家人以為是憂鬱症並帶她至醫院就醫,檢查發現是肺腺癌合併腦轉移,所幸經安排放射線治療並搭配標靶藥物治療,不只腦內腫瘤消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