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嗜吃破布子 老婦胃糞石過大險喪命

嗜吃破布子 老婦胃糞石過大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86歲的陳老太太,愛吃破布子,常常三餐以破布子配飯,上個月開始嘔吐,無法進食,就醫檢查發現,一個大約5公分大的結石,卡在胃最上端與食道交接的賁門處,吐不出來也下不去,另外在小腸處也有一顆約3公分的結石,醫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結石取出。

胃糞石過大 恐致生命危險

收治該名老太太的衛福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楊智超表示,陳老太太的胃排空比較慢,加上高纖維的破布子不好消化,進而使其在胃裡如滾雪球一樣,黏上一些未消化的殘渣,逐漸成為硬的胃糞石;因一個約3公分的胃糞石掉入陳老太太的小腸造成阻塞,使她不斷嘔吐,另一個約5公分大的胃糞石則從胃往上推擠進入食道,卡在賁門上,若不將這兩處的胃糞石取出,恐危及生命。

楊智超醫師說,當胃糞石太大,無法以胃鏡從食道取出,過去通常選擇開刀,但為避免陳老太太的麻醉與開刀風險,改採最低傷害的方式處理,將胃鏡和異物夾放進食道,把胃糞石夾碎成5小塊及無數碎石後,再以異物取石網從食道取出;掉到小腸的結石則轉由外科以腹腔鏡取出。

高纖食物難消化 老年人易發生胃糞石 

楊智超醫師指出,胃糞石的案例以老人家居多,大部分由不消化的植物纖維形成,在台灣的病例以吃太多破布子為主;在中國大陸則以吃太多柿子所造成的胃糞石最多,其傳統上可利用可樂等碳酸飲料去溶解,也就是喝大量的可樂,如果無法溶解,一般是利用胃鏡取出,萬一無法取出就必須手術。另外,也有由毛髮組成的胃結石,臨床上多見於有拔毛髮吞食習慣的病患。

胃腸道功能不佳 高纖食物應少量且細嚼慢嚥

楊智超醫師強調,胃結石輕者引起腹痛、噁心、嘔吐或消化道潰瘍,嚴重甚至會造成胃出血、穿孔。因此,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或消化功能變差的老人家,要避免胃糞石,破布子、柿子、筍乾等高纖不好消化的食物,除不能多吃外,吃東西也應要細嚼慢嚥,搭配多運動、多喝水才能維持腸胃道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吃緊,難以應對境外移入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5月19日零時起,暫緩非本國籍或未持我國居留證外籍民眾,入境台灣與轉機,為期1個月;同時今(17)日確診2例境外移入新冠個案。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觀察國際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僅3天台灣確診719名新冠本土案例,絕大多數居住在台北市與新北市,嚴重考驗雙北醫療院所病房承載量,中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安排入住集中檢疫所,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無法所有病患都收入隔離或專責病房,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能有護理人員監測健康,也確保家人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7)日上午台北市與新北市幾乎同時宣佈,轄區內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停課至28日,部分縣市則是高三與國三學生不用到校,或由各校因風險程度自行決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台北市與新北市目前是3級警戒區,可以因防堵疫情需求停課,其他縣市則應該照原有標準停課。 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天氣逐漸炎熱,每天都要充足飲水,以維持體內的水分,尤其對年長者或在戶外運動的人而言非常重要;補充水分不僅能夠止渴,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可以預防高風險的併發症和健康問題。 根據《Generation Healthcare》表示,保持水分對老年人來說相當重要,因為他們經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