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久坐痠痛怎麼辦?各種不良坐姿和應對方法,這樣調整秒見效

久坐痠痛怎麼辦?這樣調整秒見效

現代生活中,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工作已非常普遍。然而,一旦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就會持續累積腰部負擔。在站姿狀態下,足關節、膝蓋和髖關節等具有緩衝作用,可分散壓力,但坐著的時候,負擔就會全部集中在腰部。

久坐痠痛怎麼辦?各種不良坐姿和應對方法,這樣調整秒見效

(圖/https://pixabay.com/

圖說:為避免久坐痠痛,還請大家養成坐在椅子上時,隨時確認是否以坐骨接觸座面的習慣。

 

光是像平常那樣坐著,腰部負擔就會比站立時增加約四五%;倘若背部或腰部呈現不自然的拱形(即錯誤姿勢),對腰部造成的負擔更高達90%以上;如果採取背部或腰部呈現拱形的「駝背」姿勢,頭部就會不自覺地更往前傾,此舉會對頸椎造成負擔,引起肩頸僵硬、疼痛。

基本上,正確的坐姿應該是以坐骨(見圖39)接觸座面。可是,坐姿呈現駝背時,骨盆就會往後傾,變成以薦椎坐著。在這種「薦椎坐姿」的狀態下,不光是腰椎,也會對薦髂關節(位於薦椎和髂骨間的關節)造成負擔,有時甚至會引起薦髂關節炎。另外,長時間採取薦椎坐姿,也容易引發駝背。為避免久坐痠痛,還請大家養成坐在椅子上時,隨時確認是否以坐骨接觸座面的習慣吧。

久坐痠痛怎麼辦?各種不良坐姿和應對方法,這樣調整秒見效

 

各種不良坐姿和應對方法

不光是久坐成疾,各種不良坐姿也會對各關節或肌肉造成不適當的負擔。

  • 左腳在上,翹腳坐著→對右髖關節、右薦髂關節、左腰背部造成負擔。
  • 右腳在上,翹腳坐著→對左髖關節、左薦髂關節、右腰背部造成負擔。
  • 朝左斜方側坐→對左髖關節、左薦髂關節、右腰背部造成負擔。
  • 朝右斜方側坐→對右髖關節、右薦髂關節、左腰背部造成負擔。
  • 駝著背或彎著腰的坐姿→對腰背部周邊、頸部造成負擔,肩頸僵硬。
  • 單手托腮,手肘靠在桌面上坐著→對肘關節、肩關節、頸椎造成負擔。

 

在上述不良坐姿中,最需要避免的是翹腳坐,薦髂關節會產生剪切力,增加薦髂關節和髖關節的壓力。曾有一個以一百名男女為對象的問卷調查,詢問「為什麼會翹腳呢?」有七成的人都回答:「因為覺得腳很痠。」

若以稍微專業的方式說明,翹腳坐的確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氧氣輸送能力,但這樣的「坐」法將對關節造成過度的壓力。

儘管知道要避免不良坐姿,但很多人因為已養成長年習慣,往往不自覺地就那樣「坐」了。對於這種難以自制的人,有個一秒就能見效的調整對策,那就是定期站起身,稍微走動一下。方法雖然簡單,效果卻已獲得證實。定期起身除了能預防關節傷害,也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對大腦的氧氣供給量;再次回到工作崗位時,效率也會更佳。

此時要注意的是,如果突然站起身,同樣會對肌肉或關節造成負擔,也可能對腦部或心臟造成風險。為避免上述反效果,千萬別忘記一邊吐氣,一邊慢慢地站起來。

 

久坐痠痛怎麼辦?各種不良坐姿和應對方法,這樣調整秒見效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韌關節,運動零傷害:小心!錯誤的運動習慣將磨損軟骨、破壞關節!足、膝、髖、脊椎、肩、肘、手,七大部位完整強化!

 

【更多資訊請上《方言文化‧Babel Inside》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今(13)日出現首位美籍男病患確診,感染源頭更直指向其招待過、短暫來台的4名美國友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定調這起第50例個案為「境外帶入、境內感染」;指揮中心也進一步公布其4名美國友人嫌疑最大的關鍵所在...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第50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確診一名中部50多歲美國籍男性,獨自在台工作,2月24日曾接待4名來台的美國友人(兩對夫妻),其中一對夫妻有1人於2月24日出現冷顫、咳嗽、疲倦症狀,另1人於2月26日離...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堵新冠肺炎疫情的一連串措施走在各國前頭,獲國際一片讚賞,現在卻傳出中國官媒似乎吃味了,發文批評西方媒體近日不約而同地「炒作」台灣抗疫經驗,甚至稱台灣只是地理位置好,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幽默以對,...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在台灣,國內確診個案當中更有近半數屬於境外移入,出國返台一樣要觀察14天,但自主健康管理的強度明顯弱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憂心出現破口,陳時中昨拋出「自主健康管理加強版」,他今(13)日進一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