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久坐1小時減壽22分!台灣人每日久坐5.9小時 不運動3大理由累加懶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久坐真要命!國健署今(11)日公布最新「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每日平均久坐長達5.9小時,且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標準者也超過4成7,而問起不運動的原因,除了沒時間之外,喊累、喊懶的人也不在少數。而據澳洲研究,久坐1小時會減少約22分鐘的平均餘命。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內每4年進行一次「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最新一次在2017年,結果顯示我國國人每日平均久坐5.9小時;另外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WHO建議標準的每周6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民眾亦占了47.3%之多。

至於台灣人不運動的理由,調查同時發現,最多的是「沒時間運動」占4成,其次才是「工作太累」和「懶得運動」各占2成。

羅素英說,根據WHO對於久坐的定義,只要連續6個小時就是久坐,而這一點上班族十分容易就超標,尤其,澳洲2011年研究結果早指出,久坐1小時會減少約22分鐘的平均餘命,因此如何聰明利用片斷時間,抓緊空檔運動成為延壽的關鍵。

國內本土研究顯示,運動好處多,最重要的是,只要每天運動量達15分鐘,就能延壽3年。羅素英鼓勵民眾隨時隨地找時間運動,上班途中可以早一站公車或捷運下車,再步行到辦公室,就是一個不錯的運動方式。此外,運動建議可選擇中等費力以上的身體活動(運動強度為活動時仍可交談,但無法唱歌),時間每次10分鐘,可以分段累計至每天30分鐘,每周能累積150分鐘以上更佳。

國健署今(11)日亦邀請韻律體操國手宋語涵及籃球國手林正一同分享運動的好處,並教導民眾5招無需特殊裝備,不受場地的限制,只需換上輕便運動裝束與準備2瓶礦泉水,運用隨手可得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就能隨時隨地健身的好方式,且運動程度不亞於上健身房。

一、居家協調訓練-推推球運動:爸爸和小朋友一起推著彈力球走,訓練小朋友的大肌肉群及手部肌肉與身體協調。

二、居家爆發力與協調訓練-反向跳運動:親子一起玩雙人反向跳,可以訓練雙腳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還可以互相挑戰,看誰的耐力比較好,提升運動的樂趣。

三、居家肌力訓練-深蹲運動: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以親子面對面一起做,增加默契。

四、居家心肺及肌耐力訓練-跑步機: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以訓練下肢肌群為主,核心為輔,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

五、居家下肢肌耐力訓練-坐式健身車:左右手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只要2瓶礦泉水,運動6分鐘,消耗約32卡熱量。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台灣人每日久坐5.9小時 不運動3大理由累加懶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台灣人每日久坐5.9小時 不運動3大理由累加懶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防疫不就醫「忍」出大麻煩! 他攝護腺腫十倍、卡尿2千cc險洗腎

餓到受不了才暴飲暴食、愛喝兩杯! 建築工驚見食道「長斑」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春天全台櫻花季花況極佳,不少人瘋狂追櫻,賞一波粉紅色浪漫,但意外的「足底筋膜炎」病號發作也跟著大爆發!國內門診觀察,不少人因為塞車時雙腳長時間處在低活動量的狀態,一下車又立刻四處走動、爬賞櫻步道投入高活動量,一來一往形成落差,加上停留景點等待拍照時姿勢錯誤等,這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晚期肺癌病人想保命,標靶治療是有效方式之一,有效率可達7成,不過仍有近4成病人不適合標靶治療,僅剩化療一途,但國際最新研究證實另有一線曙光,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部長魏裕峰指出,研究發現,一線使用免疫療法的病人相比一般單用傳統化療的病人,可提升5年存活率達2倍,提供新的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中國近日宣布禁止台灣鳳梨銷往中國,許多民眾紛紛力挺台灣鳳梨。一名47歲李先生也想以行動來支持,周末與朋友騎單車至南投受命宮附近短暫休憩時,購買鳳梨並當場享用,當下覺得胸前有東西堵住感,吞不下去,喝水也無法緩解不適,到急診由醫師經內視鏡治療,才將鳳梨夾出。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