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久坐1小時減壽22分!台灣人每日久坐5.9小時 不運動3大理由累加懶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久坐真要命!國健署今(11)日公布最新「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每日平均久坐長達5.9小時,且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標準者也超過4成7,而問起不運動的原因,除了沒時間之外,喊累、喊懶的人也不在少數。而據澳洲研究,久坐1小時會減少約22分鐘的平均餘命。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國內每4年進行一次「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最新一次在2017年,結果顯示我國國人每日平均久坐5.9小時;另外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WHO建議標準的每周6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民眾亦占了47.3%之多。

至於台灣人不運動的理由,調查同時發現,最多的是「沒時間運動」占4成,其次才是「工作太累」和「懶得運動」各占2成。

羅素英說,根據WHO對於久坐的定義,只要連續6個小時就是久坐,而這一點上班族十分容易就超標,尤其,澳洲2011年研究結果早指出,久坐1小時會減少約22分鐘的平均餘命,因此如何聰明利用片斷時間,抓緊空檔運動成為延壽的關鍵。

國內本土研究顯示,運動好處多,最重要的是,只要每天運動量達15分鐘,就能延壽3年。羅素英鼓勵民眾隨時隨地找時間運動,上班途中可以早一站公車或捷運下車,再步行到辦公室,就是一個不錯的運動方式。此外,運動建議可選擇中等費力以上的身體活動(運動強度為活動時仍可交談,但無法唱歌),時間每次10分鐘,可以分段累計至每天30分鐘,每周能累積150分鐘以上更佳。

國健署今(11)日亦邀請韻律體操國手宋語涵及籃球國手林正一同分享運動的好處,並教導民眾5招無需特殊裝備,不受場地的限制,只需換上輕便運動裝束與準備2瓶礦泉水,運用隨手可得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就能隨時隨地健身的好方式,且運動程度不亞於上健身房。

一、居家協調訓練-推推球運動:爸爸和小朋友一起推著彈力球走,訓練小朋友的大肌肉群及手部肌肉與身體協調。

二、居家爆發力與協調訓練-反向跳運動:親子一起玩雙人反向跳,可以訓練雙腳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還可以互相挑戰,看誰的耐力比較好,提升運動的樂趣。

三、居家肌力訓練-深蹲運動: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以親子面對面一起做,增加默契。

四、居家心肺及肌耐力訓練-跑步機: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以訓練下肢肌群為主,核心為輔,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

五、居家下肢肌耐力訓練-坐式健身車:左右手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只要2瓶礦泉水,運動6分鐘,消耗約32卡熱量。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台灣人每日久坐5.9小時 不運動3大理由累加懶 久坐1小時減壽22分!台灣人每日久坐5.9小時 不運動3大理由累加懶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防疫不就醫「忍」出大麻煩! 他攝護腺腫十倍、卡尿2千cc險洗腎

餓到受不了才暴飲暴食、愛喝兩杯! 建築工驚見食道「長斑」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前幾天,平頂山一位大媽輸液時,不小心把洗衣粉水當注射液輸進身體,你八成會說:怎!麼!可!能!都市君聽到這件事兒的時候也是驚訝的半天不知道說啥。女兒一個不小心,害得母親差點丟了命! (圖片翻攝自:大河網 今年52歲的楊大媽,家住平頂山汝州市楊樓鄉,一提起前幾天發生的事兒,楊大媽的女兒小悅就悔恨不已。...

閱讀詳情 »

談到骨癌,Mary就想到截肢...但其實現在醫學治療方式已經很進步又多元囉,來看看骨癌還有那些治療方法。  骨癌治療原則主要是在手術前後搭配化療,以增加手術成效。因此,在病患健康許可的情況下,都建議採用多元的治療方式,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1. 手術治療隨著醫學進展,骨癌手術大多以肢體保留手術為標準,...

閱讀詳情 »

水災後,淤積水漬容易孳生病媒蚊,所以在飲食上也要特別注意衛生喔!  1. 飲用水應開蓋煮沸至少3分鐘,或飲用包裝水 2. 應盡量食用熟食、避免生食,並盡早食用完畢;隔夜食物如無冷藏請勿食用。 3. 泡水食物應立即丟棄,若停電過久而造成食物解凍,也不可再食用。 4. 飲食前、如廁後,應徹底清洗雙手,避...

閱讀詳情 »

via via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愈哦!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via&ldqu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