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乖小孩就給糖吃?零食當獎勵 恐害孩子長不高學習力還輸人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乖小孩就給糖吃?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不少家長與老師習慣給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孩子愛吃的食物,當成獎勵或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以為大不了蛀牙、發胖而已,但專家警告,這樣做其實容易造成孩子長不高,增加過動、未來罹患慢性病的風險,甚至容易成癮。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荷蘭2009年一項針對父母餵養方式的研究就指出,父母以食物當作給孩子的獎勵、或以食物解決孩子哭鬧行為,會顯著增加孩子零食攝取量。

事實上,拿高油、糖、鹽食品等不夠健康食物,當作獎勵孩子的方法,容易讓孩子覺得「這些食物沒這麼不健康吧」,甚至還可能減弱孩子對行為主動性。

董氏基金會先前調查發現,當孩子家中有習慣放含糖飲料時,飲料攝取量是家中沒放者的2倍;而當同時有含糖飲料和白開水可以選擇時,更僅有2成孩子會選擇白開水。

許惠玉提醒,家長應減少環境中出現不夠健康食物的機率,當孩子看不到自然就不會想吃,即使想吃也會因為不能馬上吃到、取得時間被延遲,自然就會減少攝取量。

值得注意的是,許惠玉強調,飲食攸關孩子的學習力及行為動機,韓國一針對逾35萬名兒童與青少年的研究發現,孩子飲食越好,學習力越佳:有規律吃早餐、攝取水果、蔬菜、乳品者,有顯著高學業表現;反之,攝取含糖飲、泡麵、速食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負相關。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救命「紅盒子」數量冠全台 牢記「叫叫壓電」你也能救人一命

台灣成人4成是胖子! 國衛院打造「預測系統」要用AI抓致肥禍首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大爆發,有效阻隔疫情的關鍵之一就是能否及早篩檢出確診者,為此國內醫院就展現出強大的醫療動員力,彰化基督教醫院就24小時趕工,在短短48小時內完工「戶外正壓大量採檢站」,擴充檢驗量能及人力,目前已極速拓展完畢,擁有每日可以篩檢至少千名病人的能力。 新冠肺炎全台遍...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昨(20)日宜蘭縣長林姿妙宣布,將停辦今年的宜蘭國際童玩節,並將餘下的7000萬元的經費,挪去防疫購買疫苗的資金,對此宜蘭市長江聰淵怒批「是在打亂中央整體疫苗的採購與布局」,另外也有不少議員表示「縣長隨便說說」,針對此事宜蘭縣政府表示「將依循現有採購方式,並沒有無法採購或自行洽廠商採購...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升溫,連續6天本土病例飆破兩百,引發全民恐慌,中央的防疫力道持續加大,除了全國皆升為第三級警戒,政府也不斷呼籲,沒必要千萬不要外出。來自南韓的YouTuber「咪蕾」,訪問了從事第一線防疫工作的醫檢師,除了大讚台灣第一時間禁止中國遊客入境,有效阻擋疫情之外,她也笑...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312例本土確診,其中基隆市有9例。林右昌下午於記者會上表示,基隆的案例大多跟萬華的群聚有關,包含案2449跟女兒案2446及外籍看護案2448同住,案2449與之前的案2089有互動;另外案2564成功市場攤商因為有萬華的旅遊史,目前得知他女兒案3087、女婿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