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病易傳染 1人罹患全家都中標

牙周病易傳染 1人罹患全家都中標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人牙周病盛行率極高,超過8成民眾罹患牙周病,但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許多人置之不理,直到牙齦鬆動、牙齒搖晃才驚覺不對勁。牙醫師提醒,牙周病與全身系統性疾病息息相關且容易傳染,如家中1人確診牙周病,其他成員幾乎無一倖免。

 

50歲蔡先生為公司主管,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才剛步入中年牙口狀況就相當差,牙齦常出血、牙齒晃動、缺牙好幾顆也無法咬食較硬的食物。原本想至植牙,但牙醫師看了牙齒狀況直搖頭,因為植牙地基不牢固,一下子就垮了。除了被確診為重度牙周病,牙醫師提醒,務必至醫院抽血或是接受健康檢查,因為嚴重牙周病患者常合併許多慢性疾病,蔡先生就醫檢查後證實罹患糖尿病,必須持續服用藥物。

 

更令人意外的是,蔡先生有嚴重牙周病,其他家人也都罹患了牙周病,牙科醫師賴柏超表示,牙菌斑具有高度傳染性,如果家庭裡面有1人牙周病,其餘成員也都會罹病。賴柏超指出,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常發生於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等,因大量相關細菌繁殖積聚,而引起牙周組織發炎及破壞,長期下來造成的各式病變。

 

症狀輕者,可能出現牙齦紅腫或發炎不適,嚴重可導致齒槽骨破壞,牙齦萎縮、牙根外露,進而產生牙齒敏感,甚至造成牙齒鬆動、移位甚至脫落,因此有齒槽骨問題也無法植牙。

 

賴柏超說,牙周病常見症狀為刷牙或使用牙線時牙齦會流血。食用酸甜冰冷食物時,牙齒感到異常刺激、口臭、吃東西時牙齒使不上力,進而影響咀嚼功能。除了未做好牙齒清潔之外,抽菸、熬夜、藥物、工作壓力、營養不良,以及遺傳基因,都可能導致牙周病。此外,家人好友之間,也可能因為唾液、口水,或共用水杯,而互相傳染病菌。

 

在治療方面,可分為非手術性、手術性與雷射治療等項目,搭配深層牙結石去除、牙根整平與齒槽骨再生等術式,治療過程漫長,患者必須抱有長期抗戰的決心,因為這並非吃吃藥就能治癒。

 

賴柏超提醒,預防牙周病務必要全家人一起來,定期接受洗牙與牙周病篩檢,做好口腔衛生,只要吃完東西隨即刷牙。此外,學習正確的潔牙技巧,能徹底清潔容易忽略的牙齒縫隙、牙齦溝等死角。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端午佳節即將來到,怎麼吃最健康?傳統粽子大都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且低纖維,不符合健康飲食原則,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此特別請來內湖國泰診所張斯蘭營養師指導,研製了二款低熱量的健康粽,希望民眾不妨換個口味,自己動手「包粽」,過個健康的端午節。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五十二歲的陳女士,四十幾歲起出現尿失禁,上下樓梯、打個噴嚏都會漏尿,尿失禁隱忍近五年,甚至出現膀胱脫垂卡在陰道口的問題,至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以陰道前壁修補手術,固定脫垂膀胱,術後重返正常生活。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劉昕和醫師指出,婦女應力性尿失禁好發主因跟年紀大有關,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胃癌早期發現,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式。隨著科技進步,傳統手術不再只是唯一選擇,醫師表示,傳統手術切除胃癌必須留下長達20多公分的傷口,病人的恢復時間長、且併發症風險高,而腹腔鏡微創手術,雖傷口小但缺少立體視野,透過達文西機器手臂的輔助,能精準切除腫瘤並清除淋巴結,大幅降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工時長,工作壓力大,不只身體會過勞,心靈也會過勞!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賴育民,實際走訪各企業及臨床上發現,組織支持度低、具睡眠困擾、缺乏運動及高壓力工作等特質者,是出現職場憂鬱的高危險群,推估國內至少有2成患者。所謂「職場憂鬱症」是指對工作失去熱誠、喪失目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